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 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奉過茶後,方宇邀過張康年、趙齊賢二人到自己禪房中敘話。
張康年從懷中取出一道密旨,雙手奉上,說道:「皇上另有旨意。」
方宇跪下磕頭,雙手接過,見是人漆印密封了的,尋思:「不知皇上有什麼吩咐。聖旨上寫的字,他認得我,我不認得他。
既是密旨,可不能讓張趙他們二人得知,還是去請教方丈師兄才好。他決不會洩匯漏了機密,這樣我也放心。」
於是方宇拿了密旨,來到晦聰的禪房,說道:「方丈師兄,皇上有一道密旨給我,要請你指點。」.
方宇拆開密旨封套,見裡面折著一大張宣紙,攤著開來,畫著四幅圖畫。
第一幅畫著五座山峰,方宇認得便是五臺山。以南臺頂之北畫著一座廟宇,寫著「清涼寺」三字。
他曾在清涼寺多日,這三個字倒有點面熟,寫在別處,他是決計不識的,寫在廟上,便算是遇上了熟人了。
第二幅是一個小和尚走進廟宇,廟額上寫的也是「清涼寺」三字。小和尚身後跟著一群僧侶,眾僧頭頂寫著「少林寺和尚」五字。
前面三字,方宇也識得,「和尚」兩字雖然不識,卻也猜得到。
第三幅畫的是大雄寶殿,一個小和尚居中而坐,嬉皮笑臉,面目宛然便是方宇,但身披大紅袈裟,穿了方丈的法衣,旁邊有許多僧人侍立。
方宇瞧著畫中的小和尚和自己實在相像,越著越覺有趣,不覺笑了出來。
第四幅畫中這小和尚跪在地下,侍奉一箇中年僧人。這僧人相貌清,正是出家後法名行痴的順治皇帝。
除了四幅圖畫處,密旨中更無其他文字。原來康熙雅擅丹青,知道方宇識字有限,便畫圖下旨。這四幅圖畫說得再也明白不過,是要他到清涼寺去做住持,侍奉老皇帝。
方宇先覺有趣,隨即喜悅之情消減,暗暗叫苦:「做做小和尚也還罷了,又要去做老和尚,那可糟糕之至了。」
晦聰微笑道:「恭喜師弟,皇上派你去住持清涼寺。清涼寺乃莊嚴古剎,建於北魏教文帝時,比少林寺尤早。師弟出主大寺,必可宏宣佛法,普渡眾生,昌大我教。」
方宇搖頭苦笑,說道:「這住持我是做不來的,一定搞得百出,一塌胡塗。」
晦聰道:「聖旨中畫明要師弟帶領一群本寺僧侶,隨同前往。師弟可自行挑選。大家既是你相熟的晚輩,自當盡心輔佐,決無疏虞,師弟大可放心。」
方宇呆了半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小皇帝思慮周詳,當時派自己來少林寺出家,早就安排下了今日之事。
他讓自己在少林寺住了半年有餘,得與群僧相熟,以便挑選合意僧侶,同赴清冰寺。
老皇帝既已出家,決不願由侍衛官兵保衛,說不定竟然來個不別而行,從此再也找不到他。
少林僧武功卓絕,由自己率領了保護皇帝,比之侍衛官兵是穩妥得多了。
何況此事乃天大機密,皇帝倘若派遣侍衛官兵,去保衛五臺山的一個和尚,必定沸沸揚揚,傳得舉世皆
知。眾侍衛中也必有識得老皇帝的。
由一個少林僧入主清涼寺,卻十分尋常,以前清涼寺的住持澄光,本就是少林寺的十八羅漢之一。
方宇又想:「倘若小皇帝起初就命我去清涼寺出家,仍然太過引人注目,到少林寺來轉得一轉,就不會有人起疑心了。」想到此處,對康熙的佈置不由得大地欽佩。
當下回去禪房,取出六千兩銀兩,命張康年待分賞給眾侍衛。張趙二人沒想到方宇做了和尚,還是這等慷慨,喜出望外。
二人讚道:「自古以來,大和尚賞銀子給皇帝侍衛的,只有你韋大人一位,當真是空前絕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方宇笑道:「前無古僧,後來來僧。」
張康年低聲道:「韋大人,皇上派你辦什麼大事,我們不敢多問。你有什麼差遣,儘管吩咐好了。給你辦事就是給皇上辦事,大夥兒一樣的奮勇爭先。」
趙齊賢道:「倘若韋大人要辦什麼事,一時不得其便,我們或許可以稍盡微力。比方……比方說,韋大人如果要少林寺中的武功秘本,我們就來放火燒寺,一場大亂,韋大人就可乘機動手。」
張康年吃吃而笑,悄聲道:「是啊,這叫做乘火打劫,渾水摸魚。」
方宇一怔,隨即明白:「是了,他們一定在猜想皇上派我來少林寺做和尚,到底有什麼用意,這次交來的密旨之中,又說了些什麼。他們知道皇上好武,派我來少林寺出家,自然是盜取武功秘本了。」
方宇笑了一笑,也低聲道:「兩位放心!這個……我已經得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