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道:「他一掙脫,身子一轉,轉在我的背後,雙掌擊我背心……」

康熙叫道:「高山流水!」

韋小寶道:「這一招叫作「高山流水」?當時我可給他嚇得落花流水了,無可奈何之中,只好又用上了你的招數。」

康熙笑道:「沒出息!怎地跟人打架,不用師父教的功夫,老是用我的招數?」

韋小寶道:「師父教的功夫,練起來倒也頭頭是道,一跟人真的拼命,那知道全不管用,反是你的那些招數,突然之間打心底裡冒了上來。

皇上,那時候他手掌邊緣已打上我背心,我早已嚇得魂不附體,又怎能去細想用什麼招數!我身子借勢向前一撲,從右邊轉了過去。」

康熙道:「很好!那是「迴風步」!」

韋小寶道:「是嗎?我躲過了他這一招,乘勢拔出匕首,反手一劍,大叫一聲:「小桂子,投不投降?」」

康熙哈哈大笑,問道:「怎麼叫起小桂子來?」

韋小寶道:「奴才危急之中不知怎地,竟把你的招數學了個十足。這反手一劍,本來是你反手一掌,打在我背心,大叫:「小桂子,投不投降?」

我想也不想的使了出來,嘴裡卻也這麼大叫。他哼了一聲,還沒來得及叫「投降」,就已死了。」

康熙笑道:「妙極,妙極!我這反手一掌,叫作「孤雲出岫」,沒想到你化作劍法,一擊。」

康熙練了武功之後,只與韋小寶假打,總不及真的跟敵人性命相拼那麼過癮,此刻聽到韋小寶手刃敵人,所用招數全是從自己這裡學去的,自是興高采烈,心想若是自己出手,定比韋小寶更精采十倍。

康熙說道:「這些刺客膽子不小,武功卻也稀鬆平常。」

韋小寶道:「皇上,刺客的武功倒也不怎麼差勁。咱們宮裡的侍衛,就有好幾個傷在他們手裡。總算小桂子命大,曾伺候皇上練了這麼久武功,偷得了你的三招兩式。否則的話,皇上,你今兒可得下道聖旨,撫卹殉職忠臣小太監小桂子紋銀一千兩。」

康熙笑道:「一千兩那裡夠?至少是一萬兩。」

兩人同時哈哈大笑。

康熙道:「小桂子,你可知道這些刺客是什麼人?」

韋小寶道:「我就是不知道。皇上明白他們武功家數,多半早料到了。」

康熙道:「本來還不能拿得穩,你剛才這一比劃,又多了一層證明。」

康熙雙手一拍,吩咐在上書房侍候的太監:「傳索額圖、多隆二人進來。」

那兩人本在書房外等候,一聽皇帝傳呼,便進來磕頭。

多隆是滿洲正白旗的軍官,進關之時曾立下不少戰功,武功也甚了得,但一直受鰲拜的排擠,在官場中很不得意。

最近鰲拜倒了下來,多隆才給康熙提升為御前侍衛總管,掌管幹清門、中和殿、太和殿各處宿衛。領內侍衛大臣共有六人,正黃、正白、鑲黃三旗每旗兩人。

其中真正有實權的,只有掌管宮中宿衛的御前侍衛正副總管。多隆新任要職,宮裡突然出現刺客,已一晚沒睡,心下惴惴,不知皇帝與皇太后是否會怪罪。

康熙見他雙眼都是紅絲,問道:「捉到的刺客都審明瞭沒有?」

多隆道:「回皇上:捉到的活口叛賊共有三人,奴才分別審問,起初他們抵死不說,後來熬刑不過,這才招認,果然……果然是平x王……平x王吳三桂的手下。」

康熙點點頭,「嗯」了一聲。

多隆又道:「叛賊遺下的兵器,上面刻得有「平x王府」的字樣。格斃了的叛賊所穿內衣,也都有平x王的標記。

昨晚入宮來侵

擾的叛賊,證據確鑿,用是吳三桂的手下。就算不是吳三桂所派,他……他也脫不了干係。」

康熙問索額圖:「你也查過了?」

索額圖道:「叛賊的兵器、內衣,奴才都查核過了,多總管所錄的叛賊口供,確是如此招認。」

康熙道:「那些兵器、內衣,拿來給我瞧瞧。」

多隆應道:「是。」

他知道皇帝年紀雖小,卻十分精明,這件事又幹系重大,早就將諸種證物包妥命手下親信侍衛捧著在上書房外等候,當下出去拿了進來,解開包袱,放在案上,立即退了幾步。

清朝以百戰而得天下,開國諸帝均通武功,原是不避兵刃,但在書房之中,臣子在皇帝面前露出兵刃,畢竟是頗為忌諱之事。多隆小心謹慎,先行退開。

康熙走過去拿起刀劍審視,見一把單刀的柄上刻著「大明山海關總兵府」的字樣,微微一笑,道:「欲蓋彌彰,固然不對,但弄巧成絀,故意弄鬼做得過了火,卻也引人生疑。」

康熙向索額圖道:「吳三桂如果派人來宮中行刺犯上,自然是深謀遠慮,籌劃周詳,什麼刀劍不能用,幹麼要攜帶刻了字的兵器,怎會想不到這些刀劍會失落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