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番十四(第2/2頁)
章節報錯
慕天顏說道:「韋大人是皇上親手提拔的大臣,乃是聖上心腹之寄,朝廷柱石,國家棟梁。平x王目前雖然官爵高,終究是不能跟韋大人比的。
吳府尊這個比喻,有點不大對。韋大人祖上,唐朝的忠武王韋皋,曾大破吐蕃兵四十八萬,威震西陲。當年朱泚造反,派人邀韋忠武王一同起兵。
忠武王對皇帝忠心不貳,哪肯做這等大逆不道之事?立刻將反賊的使者斬了,還發兵助朝廷打***賊,立下大功。韋大人相貌堂堂,福氣之大,無與倫比,想必是韋忠武王傳下來的福澤。」
方宇微笑點頭。其實他連自己姓什麼也不知道,只因母親叫做韋春芳,就跟了娘姓。
想不到姓韋的還有這樣一位大有來頭人物,這布政司硬說是自己的祖先,那是硬要往自己臉上貼金;聽他言中之意,居然揣摩到吳三桂要造反,這人的才智,也很了不起了。
吳之榮給慕天顏這麼一駁,心中不忿,但不敢公然和上司頂撞,說道:「聽說韋大人是正黃旗人。」
言下之意自然是說:「他是滿洲人,又怎能跟唐朝的韋皋拉得上干係?」
慕天顏笑道:「吳府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方今聖天子在位,對天下萬民,一視同仁,滿漢一家,又何必有畛域之見?」
這幾句話實在有些強辭奪理,吳之榮卻不敢再辯,心想再多說得幾句,說不定更會得罪欽差,當下連聲稱是。
慕天顏道:「平x王是咱們揚州府高郵人,吳府尊跟平x王可是一家嗎?」
吳之榮並非揚州高郵人,本來跟吳三桂沒什麼干係,但其時吳三桂權勢熏天,他趨焰附勢,頗以姓吳為榮。
吳之榮說道:「照族譜的排行,卑職比平x王矮了一輩,該稱王爺為族叔。」
慕天顏點了點頭,不再理他,向方宇道:「韋大人,這金帶圍芍藥,雖然已不如宋時少見,如此盛開,卻也異常難得。
今日恰好在韋大人到來賞花時開放,這絕對不是巧合,定是有天意的。卑職有一點小小意見,請大人定奪。」
方宇道:「請老兄指教。」
慕天顏道:「指教二字,如何敢當?那芍藥花根,藥材行中是有的,大人要用來飼馬,想藥材鋪中制煉過的更有效力。
卑職吩咐手下大量採購,運去京師備用。至於這裡的芍藥花,念著它們對大人報喜有功,是否可暫且留下?
他日韋大人掛帥破賊,拜相封王,就如
韓魏公、韋忠武王一般,再到這裡來賞花,那時金帶圍必又盛開,迎接貴人,豈不是一樁美事?據卑職想來,將來一定是戲文都有得做的。」
方宇興高采烈,道:「你說戲子扮了我唱戲?」
慕天顏道:「是啊,那自然要一個俊雅的小生來扮韋大人了,還有些白鬍子、黑鬍子、大花臉、白鼻子小丑,就扮我們這些官兒。」
眾官都哈哈大笑。
方宇笑道:「這出戏叫做什麼?」
慕天顏向巡撫馬佑道:「那得請撫臺大人題個戲名。」他見巡撫一直不說話,心想不能冷落了他。
馬佑笑道:「韋大人將來要封王,這出戏文就叫做「韋王簪花罷?」
眾官一齊讚賞。
方宇心中一樂,也就不再計較當年的舊怨了,心想:「老子做宰相是做不來的,大破西賊,弄個王爺玩玩,倒也幹得過,倘若拔了這些芍藥,只怕兆頭不好。」
方宇一眼望出去,見花圃中的金帶圍少說也還有幾十朵,心想:「哪裡便有這許多宰相了,難道你們個個都做宰相不成?
撫臺、藩臺還有些兒指望,這吳之榮賊頭狗腦,說什麼也不象,將來戲文裡的白鼻子小丑定是扮他的。」
明知布政司轉彎抹角、大費心機的一番說話,意在保全這禪智寺前的數千株芍藥,做官的訣竅首在大家過得去,這叫做「花花轎子人抬人」,你既然捧了我,我就不能一意孤行,叫揚州通城的官兒臉上都下不來。
當下不再提芍藥之事,笑道:「將來就算真有這一齣戲,咱們也都看不著了,不如眼前先聽聽曲子罷!」
眾官齊聲稱是。吳之榮早有預備,吩咐下去。只聽得花棚外環佩玎璫,跟著傳來一陣香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