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番外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時人人口風大改,說了許多吳三桂無中生有的罪狀,當真是大女幹大惡,罪不可赦。
康熙點點頭,說道:「吳三桂雖壞,也不至於如此。大家實事求是,小心辦事罷。」
康熙站起身來,向方宇招招手,帶著他走到後殿。方宇跟在皇帝身後,來到御花園中。
康熙笑道:「小桂子,真有你的。若不是你拿了那袋珍珠寶貝出來,抖在地下,他媽的那些老傢伙,還在給吳三桂說好話呢。」
方宇道:「其實皇上只須說一聲「還是撤藩的好」,大家還不是個個都說「果然是撤藩的好」。只不過要他們自己說出口來,比較有趣些。」
康熙點點頭,說道:「老傢伙們做事力求穩當,所想的也不能說全都錯了。不過這樣一來,吳三桂想幾時動手,就幾時幹,一切全由他來拿主意,於咱們可大大不利。咱們先撤他的藩,就可打亂了他的腳步。」
方宇道:「是啊,好比賭牌九,那有老是讓吳三桂做莊之理?皇上也得擲幾把骰子啊。」
康熙道:「這個比喻對了,不能老是讓他做莊。小桂子,咱們這把骰子是擲下去了,可是吳三桂這傢伙當真挺不好鬥呀。
他部下的大將士卒,都是身經百戰的厲害腳色。他一起兵造反,倘若普天下的漢人都響應他,那可糟了!」
方宇近年在各地行走,聽到漢人咒罵***的語言果是不少,漢人人數眾多,每有一百個漢人,未必就有一個滿洲人。
倘若天下漢人都造起反來,滿洲人無論如何都抵擋不住的,然而咒罵***的人雖多,痛恨吳三桂的更多。
他想到此節,說道:「皇上望安,普天下的漢人,沒一個喜歡吳三桂這傢伙。他要造反,除了自己的親信之外,不會有甚麼人捧他的場。」
康熙點點頭,道:「我也想到了此節。前明桂王逃到緬甸,是吳三桂去捉了來殺的。吳三桂要造反,只能說興漢反滿,卻不能說反清復明。」
說到這裡,康熙頓了一頓,問道:「前明崇禎皇帝,是哪一天死的?」
方宇搔了搔頭,囁嚅道:「這個……我那時候還沒出世,倒不……不大清楚。」
康熙哈哈大笑,說道:「我這可問道於盲了。那時候我也沒出世。是了,到他忌辰那天,我派幾名親王貝勒,去崇禎陵上拜祭一番,好教天下百姓都感激我,心中痛恨吳三桂。」
方宇道:「皇上神機妙算。但如崇禎皇帝的忌辰相隔時候還遠,吳三桂卻先造反起來呢?」
康熙踱了幾步,微笑道:「這些時候來,你奉旨辦事,苦頭著實吃了不少。五臺山、雲南、神龍島、遼東,最後連羅剎國也去了。我這次派你去個好地方,調劑,調劑。」
方宇道:「天下最好的地方,就是在皇上身邊。只要聽到皇上說一句話,見到皇上一眼,我就渾身有勁,心裡說不出的舒服。皇上,這話千真萬確,可不是拍馬屁。」
康熙點頭道:「這是實情。我和你君臣投機,那也是。我跟你是從小打架打出來的交情,與眾不同。我見到你,心裡也總很高興。
小桂子,那半年中得不到你的訊息,只道你在大海中淹死了,我一直好生後悔,不該派你去冒險,著實傷心難過。」
方宇心下激動,道:「但……但願我能一輩子陪著你。」說著語音已有些哽咽。
康熙道:「好啊,我做六十年皇帝,你就做六十年大官,咱君臣兩個有恩有義,有始有終。」
皇帝對臣子說到這樣的話,那是難得之極了,一來康熙年少,說話爽直,二來他和方宇是總角之交,互相真誠。
方宇道:「你做一百年皇帝,我就跟你當一百年差,做不做大官倒不在乎。」
康熙笑道:「做六十年皇帝還不夠麼?一個人也不可太不知足了。」頓了一頓,說道:「小桂子,這次我派你去揚州,讓你衣錦還鄉。」
方宇聽得「去揚州」三字,心中突的一跳,問道:「什麼叫衣錦還鄉哪?」
康熙道:「你在京裡做了大官,回到故鄉去見見親戚朋友,出出風頭,讓大家羨慕你,那不挺美嗎?你叫手下人幫你寫一道奏章,你的父親、,朝廷都可給他們誥命,風光,風光。」
方宇道:「是,是,多謝皇上的恩典。」
康熙見他神色有些尷尬,問道:「咦,你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