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大呼道:「皇上,真是冤枉啊,臣衷心耿耿,對滿漢一片忠心,天地可見。皇上,我如果真有謀反之心,早就出手了,何必等到現在都沒出手。」

康熙也不理鰲拜,見十二名小太監中死剩四人,說道:「你們都親眼瞧見了,鰲拜這廝犯上作亂,竟想殺我。」

四個小太監驚魂未定,臉如土色。有一人連稱:「是,是的,陛下!」

其餘三人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康熙道:「你們出去,宣我旨意,召康親王傑書和索額圖二人進來。剛才的事,一句話也不許提起,若有洩漏風聲,小心你們的腦袋。」

四名小太監答應了出去。

鰲拜兀自大叫:「冤枉,冤枉!皇上親手殺我顧命大臣,先帝得知,必不饒你!」

康熙臉色沉了下來,道:「想個法兒,叫他不能胡說!」

韋小寶應道:「是!」

走過去伸出左手,韋小寶捏住了鰲拜的鼻子。鰲拜張口透氣,韋小寶右手拔下他臂上的匕首,往他口中亂刺數下,在地下抓起兩把香灰,硬塞在他嘴裡。

鰲拜喉頭荷荷幾聲,幾乎呼吸停閉,那裡還說得出話來?韋小寶又拔下他背上的匕首,將一雙匕首並排插在書桌上,自己守在鰲拜身旁,倘若見他稍有矣詔,立即便拔匕首戳他幾刀。

康熙眼見大事已定,心下甚喜,見到鰲拜雄壯的身軀和滿臉血汙的猙獰神情,不由得暗自驚懼,又覺得適才之舉實在太過魯莽。

只道自己和小桂子學了這許久武藝,兩人合力,再加上十二名練過摔角的小太監,定可收拾得了鰲拜這個女幹臣。

哪兒知道遇上真正的勇士,幾名小孩子毫無用處,而自己和小桂子的武藝,只怕也並不怎麼高明,若不是小桂子使計,此刻自己已被鰲拜殺了。

這廝一不做、二不休,多半還會去加害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朝中大臣和宮中侍衛都是他的親信,這廝倘若另立幼君,無人敢問他的罪。想到此處,不由得打了個寒噤。

站在暗處觀看的方宇微微一笑,手指微動,一道看不清的內力之箭射了出去。內力之箭劃開了繩索,讓鰲拜感到了一陣輕鬆。

剛才方宇落下來時,韋小寶等人正在奮戰,所以並沒有注意到他。他自己也沒有跳出來,只是躲到了柱子後面,靜靜的看著事態的發展。

聽到他們的談話,方宇也是明白了這裡是哪個世界。對於滿清,他不想多說什麼,但它的閉關鎖國政策讓整個中華都變成了弱小的國家。

康乾盛世,聽著是盛世,但其實也就那樣。普通老百姓過得還是那麼差,地主豪紳反而過得更好了。更別說康熙後期喜歡到處遊玩,每到一處還要修建行宮,浪費了無數錢財。

後面的滿清政權又不思進取,別人都在想著如何科技興國,就他們怕政權顛覆,大肆打壓國內新興勢力,讓科技之火沒有形成燎原之勢,最終被他國顛覆碾壓。

所以,方宇其實還真挺想讓康熙就此死去。但康熙前期還是做的不錯的,不然所謂的康乾盛世也不會出現。

康熙身為皇帝,能在未成年時登基並且還有一定的權利,已經實屬不易。更別說,康熙這人有勇有謀,從他對付鰲拜就能看出。

從《鹿鼎*》可以看出,康熙絕對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陰謀家。為了自己的皇位和權利,他可以付出任何代價。

就連一直陪伴他的韋小寶,如果合適,他也可以毫不猶豫的出賣他。所以,方宇並不喜歡這些皇帝,連自己的親人都能出賣,每天活在心驚膽顫中,那還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方宇暗道:「不能殺你,但還是要給你一個教訓。」

鰲拜感覺到束縛自己的繩索鬆了,便

揉了揉有些發紫的雙手。他沒有動,因為他的眼睛現在還是模糊看不清的。

韋小寶發現鰲拜的雙手在亂動,便怒斥道:「你在亂動什麼,小心小爺我一刀劈了你。要不是小爺身子骨硬,剛才就會被你這傢伙給打死了。」

鰲拜果然停了手,不再亂動。他心裡暗暗的發誓,一定要將韋小寶這個「畜生」活活生生打死,這樣才能洩了他心底的氣。

等到能夠看清一點時,鰲拜猛的一用力,睜開了繩索,一拳打在了韋小寶身上。

韋小寶在沒有防備中被重擊一拳,整個人都飛了出去。飛在半空中時,韋小寶忍不住的吐出了鮮血。

康熙驚疑道:「鰲拜,你怎麼掙脫的?」

鰲拜哈哈大笑道:「連老天都看不下去你這狗皇帝了,讓我能夠重新自由。誣陷忠良,勾結亂黨,皇上您太糊塗了。」

康熙忍不住的後退了一步,道:「鰲拜,休的猖狂。要不是你操握權柄、結黨營私,我何至於此。要怪就怪你自己。」

鰲拜冷冷一笑,道:「很好,皇上被亂黨的臥底所殺,我鰲拜為了保護皇上身受重傷,但還是晚了一步。」

康熙忍不住的後退,怒道:「鰲拜,你難道還想殺了我不成?」

鰲拜冷笑道:「皇上,既然你不仁,又何必怪我不義呢?」

康熙驚慌道:「該死的,還站著的趕快過來護駕。」

韋小寶整個人癱軟的躺在地上,鮮血佈滿了他的臉。他想著爬起來,但是渾身的無力感讓他根本就動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