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喀秋莎第一次展現威力(第3/4頁)
章節報錯
聯隊參謀長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推開了值班辦公室的門。
一開口就問:“是司令部遭到了炮擊嗎?”
山田大佐苦澀的表情足以說明一切。
參謀長扶著門框,好懸沒有栽倒,聲音變得極為沙啞乾澀:“十幾秒鐘射出了上百枚炮彈,這幾乎是四個重型榴彈炮兵團的齊射。”
他是以己方的條件來判斷的,日軍的一百五十毫米口徑榴彈炮,最dl論射速是每分鐘四發。
支那中央軍用的德國人的榴彈炮,也不會比他們快多少。
一個炮兵團二十四門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十幾秒,射出上百枚炮彈。
山田大佐分析說:“絕不可能有四個重型榴彈炮兵團,支那軍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有那麼多。
有一個炮兵團就已經很誇張了,他們短時間發射了大量炮彈,一定是付出了某種代價。
不然,現在為何不進行第二次炮擊呢?要知道還有很多重要目標。”
在開戰之初,nj政府花兩千萬銀元,從德國引進了二十四門一百五十毫米榴彈重炮。
為了阻止大炮交付給nj政府,日本政府還特別找德國人抗議。
雖沒有阻止那二十四門大炮交付,但還是攪黃了剩下二十四門大炮的訂單。
而經過幾年的作戰,中央軍的重炮團,已經損失了許多門大炮,剩下的大炮也被拆散使用。
所以山田大佐說有一個炮兵團就很誇張,不可思議了。
對於發起炮襲的敵人擁有多少門大炮,參謀長不好妄下斷言。
他也覺得疑惑:“大佐閣下說的有道理,如果我是敵人的指揮官。
在炮火襲擊了敵人指揮部後,緊接著一定是敵人的反制炮火力量。
再其次是兵營,還有物資庫等等,一定不會給敵人任何反應時間。
他們沒有這樣做,一定是有緣由的。也許他們沒有炮彈了,也許……”
兩個人還沒有分析完,司令部的電話打來了,那邊讓他們立即找出敵人的位置,給予炮火反擊。
兩個人頭都大了一圈,還擊,打哪啊?
這可不是兩個人開槍互射,子彈打一條直線,看子彈的落點,就能反推敵人的位置。
他能把子彈射過來,就證明他能看到我,反過來我也就能看到他。
問題炮彈打的是一條拋物線,而且是超視距的射擊,根本不在你的視線裡。
就算能夠判斷出大概方位,也不知道敵人具體位置。
到底打哪?
亂打只會浪費炮彈。
參謀長硬著頭皮說:“大佐閣下,這是錯誤的命令,我們沒辦法執行。
當務之急,應該立即轉移我們的大炮,防止敵人的炮火繼續襲來。”
他們能想到的,敵人肯定也能想到。
如果有下一次,肯定要轟擊的是他們炮兵聯隊,摧毀他們的反擊力量。
“可是,這是前田次郎將軍的命令,我們不能抗命!”
山田大佐滿臉的沮喪,眉頭都皺在了一起。
上級一旦下達了命令,就要立即執行,哪怕讓人迎著重機槍的射擊衝鋒,明知是死也得照做。
參謀長都快急壞了,實在找不出比這更糟糕的命令。
他焦急地勸說道:“大佐,如果不能及時的轉移大炮,敵人一旦發起炮擊,我們就再也無法完成反擊的命令。請立即下令轉移大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