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八日。

日軍調動了七個旅團的番號,包括偽軍,將近四萬餘眾,針對中條山分軍區域,發起了第三次大掃蕩。

早有準備的中條山分軍區,放棄瞭解放不久的的陰山縣,以及山外的根據地,退守到山脈之中。

未能抓到八路軍。

日軍把火氣發洩在了老百姓身上。

搶光,殺光,燒光,統稱三光。

雖然老百姓早就被轉移了,前兩者無法做到,但是他們的屋子跑不了。

一座座村莊燃起熊熊大火,黑煙高高升起,隔著十幾裡地外都能看到。

數不清的村莊被燒成白地。

中條山以東被燒出了一片無人區。

轉移到山裡的老百姓得知家沒了,面朝著家的方向痛哭流涕。

這只是殘酷戰爭,所帶來的冰山一角。

日軍封鎖了所有進山的路口,兵分三路分進合擊,根據情報直撲兵工廠所在的位置。

剛剛建立的龐大兵工廠,即便是想轉移,又能轉移到哪裡去呢?

剛到手的海量物資,是李雲龍信心的來源。

他毫不猶豫的指揮部隊,同日軍展開了山地陣地戰。

在最重要的戰略核心斷崖峰,兩軍打出了真火。

日軍動用飛機大炮狂轟亂炸,把山頭上的枯木削成了粉碎,幾日下來,炮彈的彈殼堆積如山,山頭都被削平了一截。

山上的老鼠估計都死絕了。

但新二團的八路軍戰士,躲在反斜面的坑道里,默默的捱過了炮火的轟炸。

在敵人衝上來的時候,他們迅速的出現在陣地上,用手裡的武器把敵人趕下山去。

李雲龍不是捱了打不還手的人。

日軍有飛機大炮,他有火箭炮啊!

剛成立的火箭連抽冷子來一波齊射,就相當於四個重炮團的轟擊,讓進攻的日軍吃盡了苦頭。

指揮進攻的前田次郎,發電報給崗村寧次訴苦:

“八路軍又在用他們的神秘武器了,我們重炮團的威力遠不如他們。現在只有天空上能佔一點優勢了。”

崗村寧次當即回了一份電報:“我不管傷亡,只要兵工廠!”

激烈的攻防戰仍舊在繼續。

……

八路兵工廠。

因專業技術高明,成為副廠長的張繼明,從辦公室裡出來就看到了最近常來的袁朗。

“袁顧問,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