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明有些不善言辭。

他是從美國賓州法尼亞大學畢業,正兒八經的留洋生。

學的是機械專業,畢業就進了一家兵工廠當工程師。一年的時間就成了全廠工程師的頭,

此時美國有排華法案,華人本就是被針對的,一個華人能在那種情況下出頭,足以說明他的優秀。

抗戰爆發以後,張繼明放棄了美國優渥的生活,義無反顧的返回了國內。

黃崖洞兵工廠裡的機器,都是從各種渠道蒐集來的,想要利用起來十分困難。

張繼明挑起了大梁,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將所有的機器除錯修理了一遍,生產的效率直接增加一倍,因此受到了總部首長的表彰。

在黃崖洞兵工廠,他這樣有能耐的人,任誰都要高看一眼。

就連廠長劉福明都對他非常尊重,平常有問題,都是廠長過去找張繼明,而不是張繼明來找廠長。

劉福明走起路來虎虎生風,來到眾人面前時,臉上洋溢著笑容。

“同志們,一個天大的好訊息,上級說咱們八路軍要建立一個規模更大的兵工廠。”

“有多大呢?”一位工程師問。

“這麼說,光一個火藥工廠,都能年產萬噸炸藥。”

劉福明此言一出,有了明顯的對比,在場的工程師才被震撼到。

張繼明立即作出了計算:“年產萬噸炸藥,豈不是一天最少產27.39噸,十斤的炸藥包都能裝兩萬七千個,我的天哪,這是真的?”

年產萬噸級的炸藥廠,在美國也是大廠子了。

別說機器有多少,夠不夠先進,就說萬噸炸藥廠需要的原料,也不是八路軍目前能夠供給上的。

知道的越多,他越是難以相信。

劉福明一開始也不相信,但原話是王政委說的,還是旅部的周參謀親自跑一趟來轉達。

這還能有假?

“我今天來告訴各位,就是因為機器已經在路上了,但還缺乏能夠操作機器的人。

上級命令我們抽調一隻精幹的團隊,前往中條山建立新的兵工廠。

而且,不僅是一個萬噸級的炸藥工廠,還有兩條子彈生產線,一個銅礦廠。都要立即建立起來。

在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機器運進來,建立不遜色於日本人的兵工廠。

讓我們的戰士人人都有槍,都有足夠的子彈,來對付那些可惡的侵略者。”

建設新的兵工廠,不僅僅是為了生產武器彈藥,還跟抗日大業掛上了鉤。

劉福明的一番話,立刻激發了工程師們的熱情。

“我願意報名去。”

“劉廠長,算我一個。”

張繼明同樣非常感興趣,如果一個成體系的兵工廠,在他的手中建立起來,那將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還能給抗日大業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也是他歸國,利用自身專業報效祖國的初衷。

“好好,我們都去。”

劉福明把這些人叫來,本來就是看中了他們的技術能力。

此時所有人都積極的願意參加,那是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