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為了兩條生產線,旅長也能翻臉(第2/4頁)
章節報錯
旅長看著老搭檔的臉色變化,猜測的問:“是不是有好訊息?”
王政委強調:“是非常好的訊息,袁朗要送兩條子彈生產線,子彈型號口徑還沒確定,但可以保證一條生產線日產過萬發子彈。”
“這是真的?”
突如其來的驚喜,把旅長都鎮住了。
兩條日產過萬的子彈生產線,意義太重大了。
一年七百萬發子彈,分到四十萬八路軍手中,一個人也有十七發。
普通的八路軍部隊,跟新二團那種富得流油的沒法比。
一個戰士手裡可能只有幾發子彈,平常寶貝的不行。打一場伏擊戰,都得把敵人放到近處,有把握才能開槍。
要爭取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因為打不了幾槍就沒子彈了,就得拿冷兵器跟敵人展開刺刀肉搏。
一個戰士多出十七發子彈,能增強多少戰鬥力?
就有更多的機會消滅敵人,用處可太大了。
旅長把電報了桌上一拍:“好啊,李雲龍算是落在我手裡了,這兩條生產線,一定得弄到咱們兵工廠來。”
瞌睡了就有枕頭,捏住了李雲龍的小辮子,這事兒就由不得他了。
隨行的戰士敲了敲門,打斷了二人的談話,“旅長,這把刀放哪兒?“
王政委眼睛落在戰士手裡捧著的刀上,一下就挪不開了。
他在副總指揮和師長那裡,見過相同制式的刀,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將官刀。
“李雲龍送給你的?”
王政委言語中帶著幾分篤定,又笑著打趣兒:“你現在又惦記李雲龍的子彈生產線,好嗎?”
“刀燙手我不要了,還給他。子彈生產線,這可是重器,絕不能放手了。”
旅長沒有絲毫的不好意思,事情的孰輕孰重十分明顯,個人要服從集體的利益。
與兩條生產線相比,一把將官刀還真算不了什麼。
王政委沉吟著微微的搖了搖頭,“老陳,咱們不要著急。
李雲龍要服從大局,上級的命令他不得不聽。但是要考慮袁朗的想法。看看他的態度是什麼樣子。”
關鍵人在於袁朗,東西是他拿出來的,要尊重人家的意見。
總不能說,你捐給我們了,怎麼處置是我們的事,你就沒有說話的權利了。
要是那樣,以後誰還會捐贈?
新二團拿了袁朗那麼多好裝備,比日本鬼子都強一大截。
其他友鄰部隊饞的都流口水了,來打聽的,吹風的,想分一杯羹的大有人在。
旅長頂住了壓力,跟李雲龍約定分一半,為了什麼?
還不是因為袁朗的態度麼。
武器裝備每次都是送到新二團,而不是送到旅部,就十分能說明問題。
拿掉大頭留點殘渣,把最大的投資人給得罪了,就屬於竭澤而漁了。
這份分寸要把握的好。
旅長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你說的對,最好論證一下生產線放在哪裡合適,咱們用事實來說話。”
根據地有黃崖洞兵工廠,配套的機器,熟練的工人,還有一些配套的生產原料,把生產線開動起來十分容易。
李雲龍所在的中條山有什麼?
堵住嘴還能拿到實惠,王政委豎起了大拇指,高,實在是高。
……
“哪個王八蛋打老子的小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