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顯李雲龍要跟敵人打硬仗,沒有最尖銳的刀怎麼行。

三營的戰鬥力也不算差,畢竟是老營頭,老兵數量多,裝備是全團一流的。

執行突圍掩護任務,絕對綽綽有餘了。

李雲龍微微搖了搖頭:“一營是你帶出來的,你帶著最合適。

保不齊小鬼子大軍要追著你們走,手上沒能打的隊伍肯定是不行的。”

掩護老百姓撤退,被敵人追上了,肯定是要打硬阻擊的。

要不是這裡的壓力也很大,他都想再多派一些人了。

張大彪無法說服李雲龍,只能接受這份好意。

突圍的方向也有定論,從東或者從北,那個方向是丁偉的新一團,也可以接應他們。

日軍正在建設防禦工事,突圍出去是宜早不宜晚。張大彪得到命令,就趕忙下去準備了。

李雲龍卻沒有放鬆,而是繼續盯著地圖考量:小鬼子僅僅是構築封鎖,然後派兵圍剿嗎?

日軍已經在他們新二團手上吃了不少的虧,還用老掉牙的辦法來對付他們,說出來李雲龍都不相信。

當中一定是有問題的。

他目前得到的情報太少,不足以得出結論。

……

王成福在中央軍就是個排長,一個基層的不能再基層的小官。

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當上了營長,手下管著三百多號人。

是代理營長。

他也沒有想到,他這個營長還是當了八路,才幹上的。

安穩的日子還沒過半個月,八路軍就告訴他,日本人要來圍剿了,他們要突圍了。

中條山戰役的慘敗,給他們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原來跟著他的許多人,聽到小鬼子,就會想起那次失敗,腿發軟不聽使喚,身子顫抖手指連槍的扳機都套不上。

讓他們跟小鬼子再打一仗,聽到命令沒有開小差,就已經是趙政委和營指導員思想工作做得好了。

“老王,部隊要出發了。”

外面傳來指導員的聲音,王成福知道這是八路的規矩,可他還是把此人看作了監工,就是監督他們這些人的。

用力的把揹包紮好,他嘆了口氣,不管如何他們現在是八路了,就得服從命令。

王成福是最後一個到的,他們的番號是新二團七營,三百多人扛著槍已經整裝待發了。

他一句話也沒講,只下了命令:“出發!”

行進的路上,可以看到許多村民拖家帶口,揹著僅有的家當,正與他們同方向前進。

由於八路軍沒有太多富裕的軍裝,老百姓富裕的衣服也不多,他們當中許多人還穿著中央軍的衣服。

有些村民遠遠的看到他們嚇了一大跳,還以為中央軍的人回來了,都要扔下東西跑了。

還好隊伍當中有著一些穿著八路軍裝的戰士,趕忙上去解釋,才解除了誤會。

王成福對身邊的人說:“老百姓看到咱們就要跑,可見過去咱們穿著這身皮,是多麼不得人心。”

戰士們經過教育後,普遍很認同八路軍的做法,對於原來所在的中央軍,就沒什麼好話了。

畢竟他們也都是窮苦人家出身,當了中央軍的兵,往往都是被拉壯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