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團一級編制(第3/3頁)
章節報錯
主力團肯定是沒有機會的,但是基幹團和地方團,雲龍兄被調過去擔任團長,還是綽綽有餘的。
相信你們總部首長,遲早會考慮到他的。”
他這些天也沒有閒著,透過和獨立團的一些幹部交流,搞明白了此刻八路軍的軍隊編制。
現在,八路軍的團一級編制分為:主力團、基幹團、地方團。
主力團:
當初改編過來的十八集團軍,南京政府給了三個師的編制。
每個師轄2旅,每旅轄2團。
師直轄1個獨立團,全師共5個團。
3個師外加總部特務團共16個團,此16個團為主力團。
這16個有編制的主力團,都是由經過兩萬五千裡的骨幹組建而來。
轄3個步兵營,每個步兵營有4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
團部直屬:迫擊炮連、特務連和通訊排(電話班、徒步通訊班、騎兵班),全團共計3000人左右。
比如129師386旅的771團,129師教導團。
比主力團差一些的是基幹團:
是由主力團的骨幹拉出來擴編的團,只有一個團的基幹框架。
基幹團通常人數1000左右,槍支不過數百。
比如:李雲龍當年接手的新一團,孔捷現在帶領的獨立團。都屬於基幹團。
第三等級的就是地方團,
通常是由縣大隊區小隊地方民兵改建過來的團,這種團通常人數500左右,能有100條雜牌槍就不錯了。
從37年抗戰開始,到40年百團大戰,
三年的時間,八路軍從16個團,4.5萬人。
發展到105個團,擴充到40萬人。
八路軍平均每個月擴充2~3個團,尤為缺乏優秀的軍事幹部。
熟悉情況的人都會看得出來,李雲龍用不了多久就又會復出。
可具體去哪個團當團長?
那就要看哪一個團缺團長,還有總部首長哪時候消氣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