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楚雲飛到來(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此一來,在有限的條件下提高了訓練效率。
李雲龍看得很滿意,對不遠處幾次都投進筐裡的一個戰士指指點點,“那個兵叫什麼,以前是幹什麼的?”
四營的戰士許多都是新招來的,他還不認得。
趙剛倒是對那個長得瘦瘦高高的戰士有印象,“他叫朱重三,以前是給地主家放羊的。”
李雲龍聽這名字覺得耳熟,他好像聽袁朗說過,明朝有個皇帝就叫朱……朱什麼來著?
“朱重八,大明朱元璋明朝的開國皇帝,小時候是個放牛娃。”
趙剛笑笑說:“可能朱重三家裡,聽過朱元璋的故事,給他起了這麼個名字。”
李雲龍一下就記住了叫朱重三的戰士,跟皇帝的小名就差一個字,還真挺有趣。
團部的一名通訊員小跑著到二人面前:“報告團長政委,晉綏軍觀摩參觀團的客人到了,現在正在團部休息。”
李雲龍頗感納悶:“他們不是到總部參觀嗎?跑到我新二團來幹什麼?”
發出疑問時,他還有些惱怒。
新二團的有些東西需要保密,是不能讓晉綏軍的“友軍”看到的。
譬如飛雷炮,這玩意仿製起來不難,效果還非常好。讓晉綏軍學了去就麻煩了。
馬上得通知炮連,讓他們都藏起來。
李雲龍心思百轉,旁邊的趙剛問那名戰士:“來了幾個人?”
“兩人,一個是晉綏軍三五八團團長楚雲飛,另一個是他的副官孫銘上尉。”
這突然襲擊搞得他們猝不及防。
趙剛就在想:要不要藏拙?
百團大戰八路軍亮了一下肌肉,重慶的委員長就睡不著覺了。
原來八路軍有編制的三個師,雖然一直拿不到重慶政府給的補給,但一個月也能拿五十萬法幣的軍餉。
那是抗戰之初,紅軍改編為十八集團軍,北上抗日協議中的一部分。
每月五十萬法幣,是個什麼水平呢?
黃埔系中央軍每個師每月可領25萬元,雜牌軍每個師每月可領16到18萬元,大約相差三分之一左右。
按照每月給八路軍發放的總數來看,跟雜牌軍的待遇基本相同。
法幣這幾年不斷貶值,軍餉卻從來沒漲過一分錢。
問題是,堪比雜牌軍的軍餉,也只是在抗戰初期能夠按時發放。到後來就各種藉口不斷的推諉。
八路軍發展壯大至今,更多的還是靠自己生產,自給自足。
重慶每月四十萬的法幣,雖然不斷的拖延推諉到不了手,可總歸有個盼頭。
百團大戰八路軍一亮肌肉,老頭子睡不著覺了,暗戳戳的給了指示,以後一毛錢法幣都不能給八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