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旅長的猶疑(第3/3頁)
章節報錯
會不會起反面效果?
這些都是要思考的,旅長不能拿戰士們的性命冒險。
“現在造出了幾門炮?”旅長問。
“這個……我走的時候只造了一門,剩下的他們還正在造。”袁朗不敢打保證,他心裡面確實沒底。
想了一下,他又說:“這樣,往新二團打個電話,讓他們派個人去問一問。”
旅部和各團都拉上了電話線,電話通訊還是能做到的。
旅長沒有立刻答應下來,還是不放心的問:“飛雷炮確定能打一百五十米,到兩百米之間?
有沒有角度地形方面的限制,會不會有炸膛的缺陷?”
前者是在疑慮炸藥包能不能投得上去,後者便是擔心其可靠性。
旅長不是一般的有文化,他是非常有文化。對於火炮一類的武器,頗有了解。
製造火炮炮管,所用的不是一般的鋼鐵,是特製的炮鋼。
其中之一的目的便是堅固。
汽油桶的鐵皮薄薄的一層,要承受火藥爆炸產生的推力,能不能承受得住?
在他看來是夠嗆,即便能承受住一兩次,次數多了恐怕也不行。
點燃的炸藥包沒有飛出去,留在原地會是什麼後果?
那和炮彈炸膛是一樣的,而一個炸藥包的威力,後果是可以預料到的。
旅長提出的問題,還真的把袁朗給問住了。
飛雷炮屬於手工土造,沒有固定的引數。他拿出的圖紙上,就沒有寫。
要想知道這些資料,那必須經過反覆的測算,實驗。
他對沒良心炮的威力很有信心,一造出來就來報喜。
可是旅長沒見過,具體的資料也沒有,怎麼能輕易相信?
就像你回到十年前,告訴別人花一點微不足道的小錢,買十萬個比特幣,十年後就是三十億美元身家的富豪。
人家只會回你一句:“神經病啊!”
你在未來見到了,所以你會覺得理所當然。
而在過去,沒有見到這一幕的,抱有懷疑的態度實在是太正常了。
旅長現在肯一本正經的、跟袁朗坐在這討論,那還是因為他了解袁朗,知道他不會滿嘴跑火車瞎說。
換個不認識的人跑上門來這樣說,你猜猜旅長會怎麼樣?
袁朗沉吟了片刻,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他現在就回去收集資料,並加班加點的製造。
明天邀請旅長親自來驗證,看看是不是如他所說的那樣。
眼見為實是最好的,旅長一口答應下來:“好,就按你說的辦。”
縱馬離開的袁朗,還不知道戰鬥就於今夜打響。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