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顧問。”

“啊!”

“袁顧問。”

“你好。”

行走在遼縣縣城的街道上,戰士們見了袁朗紛紛熱情地打招呼。

隨著紅崖頂伏擊戰,將日軍援軍全部殲滅,孤立無援的遼縣,也就無法堅守下去了。

不出所料,決死一縱隊的兩個團,在旅長的指揮下,用三天的時間,從容的將遼縣拿下。

四百守軍,除了一小股突圍出去,絕大多數都被殲滅在遼縣,包括其最高指揮官星野大隊長。

如此一來,整個榆遼戰役,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戰鬥後收尾表彰自然是免不了的。

袁朗在此次戰役當中,立下了兩個大功。

其中之一,是在東營村救村中的鄉親們,勇鬥四十敵人,並將其大部分消滅。

其中之二,便是在東營堡戰鬥當中,使用防空炮擊落了三架飛機。

這樣的功勳在整個戰役中拔得頭籌,表彰是理所當然的。

旅長不吝溢美之詞,給予的評價非常高。

參加大會的有三八六旅其他幾個團,廣大指戰員以前可能就是有所耳聞,這一次可算是見著真人了。

認識袁朗的人也就更多了。

而且,在慶祝勝利的大會之後,眾人難免要議論立下功勳,被表彰的指戰員。

袁朗自然成了人們議論的物件。

剛剛走過去,他就聽到有的戰士指指點點的在說。

“他就是袁顧問?一個人打死四十個鬼子,也沒見長三頭六臂啊?”

“嘿,你把人家當哪吒了,還三頭六臂?那照如此說,他打下了三架飛機,那是不是還得騰雲駕霧啊!”

越說越沒譜了,兵齡更長的戰士教訓道:“忘了咱們連指導員怎麼說的了?不要迷信,要相信科學。

袁顧問那麼厲害,是有道理的。我在新二團有個老鄉,他就知道這其中的內幕。”

內幕?

那兩人的好奇心一下就被勾起來了,連忙抓住追問。

在承諾各自幫洗一個星期襪子的情況下,老兵神神秘秘的對他們倆說:

“那老鄉跟我說,袁顧問可能是銀槍趙子龍轉世,所以那麼厲害。”

兩個戰士聽得一頭霧水:“啊?有什麼依據嗎?”

老兵遲疑了一下舉了個例子:“這個……一個人打四十個鬼子還不是依據嗎?

咱們師那個呂布在世的呂連長,一個人砍了二十七個鬼子因此得名。

袁顧問這殺四十個,說趙子龍在世不為過。”

“噢……”

兩個戰士恍然大悟,可旋即又有些納悶,這個託詞什麼厲害人物轉世,不也是迷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