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老陳你消消氣,這事兒也純屬意外嘛。回頭我找機會好好說說李雲龍,讓他長長記性。”

周參謀長的袒護之意,那是明晃晃的了。李雲龍這種能打硬仗的悍將,擱誰誰都喜歡。

旅長也就是嘴上厲害,打心裡也很欣賞李雲龍,要不然也不會老給他擦屁股了。

至於袁朗做出的事蹟,周參謀長提議道:“我看可以讓邊區報好好做個報道,再向總部申請個嘉獎,估計一等功沒跑了。”

為了掩護老百姓,一個人勇鬥四十日偽軍,並將其消滅。

是個能夠提振士氣,具有正面宣傳價值的。

旅長直接表達了贊成,新二團的事暫時就翻篇了。

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擺在全域性上還有許多問題。

榆社縣和遼縣,兩座縣城中間七個據點。

其中有大的有小的,大的像東團堡據點,幾乎比榆社縣城的兵力還要多了。

小的據點也有二三十人。

其中榆遼公路的東段,除了遼縣以外,最大的據點就是管頭。

守備管頭的是日軍井下中隊的一百多人,有步兵炮兩門,迫擊炮一門,重機槍兩挺,輕機槍八挺,擲彈筒八具,以及一百多支步槍。

按照部署,攻打管頭的是三八六旅的基幹團,第十二團。

也要於今天夜裡,同榆社縣的戰鬥同時開始。

旅長特地從旅直屬炮兵營,調了一門九二式步兵炮和四門迫擊炮,加強給進攻部隊。

但即便如此,旅長還是有點不放心。

“在擔心?”周參謀長問。

“是啊,管頭的地勢我看過,山上築有工事,山下面有碉堡,山上山下火力可以互相支援,

山勢陡峭,容易守,卻非常難攻。十二團還真不好啃這塊硬骨頭。”

旅長在擔心部隊傷亡過大,耗費時間過長。

榆社縣和遼縣就好比是一條扁擔上的兩個水桶,遼縣的日軍更多一些,有四百多。

旅長的計劃是,先拿下扁擔的一頭,拔掉整條扁擔上釘上釘下的釘子。

或將遼縣的敵人吸引出來,予以消滅。再或者將遼縣當成一個圍點打圓的靶子,吸引和順、武鄉的敵人。

與和順、武鄉的敵人相比,遼縣的敵人更少一些。況且消滅了其有生力量,在攻打遼縣的時候就會容易許多。

想要做到前者,那必須在遼縣的敵人增援趕到之前,將管頭等地的敵人消滅掉。

恰到好處的時間,是很重要的問題。

周參謀長想了一下說道:“還是要給陶團長一個機會,如果今天晚上打不下來,那我就替你去督戰。”

……

二十三號,晚上十一點。

按照上級統一規定的時間,十二團的陶團長下達了攻擊的號令。

四個步兵連,攜帶四門迫擊炮,一門九二式步兵炮,對管頭的日軍發動了進攻。

與此同時,進入攻擊陣位的新二團,也在李雲龍的號令下,向榆社縣發動了進攻。

一營的戰士拉開散兵線,以班為核心,悄悄隱蔽接近西門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