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參謀長點了點頭,把報紙扔下說道:“確實也是,敢說真話的日本報紙可不多了。

或許也是因為咱們行動的規模太大,日本人遮掩不住,只能說實話了。”

日本報紙為什麼改了姓,做了一次關於八路軍的真實報道,很難得知了。

那段日軍記載的客觀描述,確實也能說明一些問題。證明八路軍的百團大戰,的的確確給日軍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和震動。

周參謀長繼續追問:“那第三個好訊息是什麼?”

“當然是又有仗可打了。“陳旅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兵強強一個,將強強一窩。

瞧瞧下面李雲龍、丁偉他們這些人,個個都是好戰分子。就可以知道他們的上司陳陳旅長是個什麼人了。

那也是聞戰則喜的一位悍將。

有仗打,能撈著仗打,他就渾身充滿了幹勁兒。

這次,他去總部第一階段戰役的總結會。

首先,自然是總結戰役成功的因素。

八路軍這次破襲戰,大膽的利用敵人兵力不足,分散配置,集中使用的弱點。

採取了同時發動,分散出擊的戰術,使敵軍陷入了首尾不能相顧的困境。

便是戰役成功,取得巨大成效的重要因素。

其次,自然要展望第二階段。

對此,延安方面是有所指示的。

周參謀長在一旁聽著他的轉達,不由得插了一句嘴:“延安方面說什麼了?”

“還是摩擦那點事兒,咱們跟他們搞了一年多,狠狠的剁掉了他們伸出來的爪子,現在頑固派也不得不在事實上承認我們的力量與地位。

現在我們四十萬大軍,積極行動於敵後,給了日寇以沉重的打擊,給了全國人民以無窮的希望。”

陳旅長侃侃而談,複述著延安那邊的分析,也夾雜著自己的一點看法。

“現在日本人正準備向昆明、重慶、西安等地進攻,果黨與中央軍日益處於困難地位。

雖然重慶當權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頑固派,至今尚未放棄其反對我們的方針,

並且對國內政治尚未著手任何改進,其外交政策依然搖擺於親美親蘇之間,其對國共關係依然未下認真調整之決心。

但國際國內的大勢所趨,將是日益不利於頑固派,而日益有利於進步派與中間派。

在目前日寇準備向大後方進攻時期,我們應準備於恰當時機在全國提出保衛重慶、保衛昆明、保衛西安的口號。

而在這些口號下面,實現我們反對投降,力爭好轉的全部方針。

總體來說,我們要讓全國人民認識到,別讓重慶政府意識到,咱們八路軍有抗戰的意志,也有這份實力。”

如此這一番話,如果是李雲龍那種光知道打仗,不去了解大局國內關係的人,陳旅長都不會費那個口舌。

周參謀長是他的老下級,敏銳好學,兩人屬於亦師亦友的關係,所以才詳細的娓娓道來。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政治透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八路軍的百團大戰,一方面體現在具體消滅了多少敵人,破壞了多少道路,給日軍造成了多大的損失。

另一方面,則是體現在政治宣傳方面。

打擊日軍就是最好的宣傳,果黨現在不得不重新認識八路軍,頑固派在想搞摩擦,也不得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