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對於我們八路軍來說,將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能得到如此評價,足夠袁朗欣慰的了。

但還不止。

旅長還繪聲繪色地形容師長的看法,“袁朗這樣的愛國友人,為我八路軍提供了槍炮彈藥各種軍事物資,極大的增強了我軍的戰鬥力。

他一個人就抵得上敵人兩個師團。以後,一定要多加保護,萬萬不可讓其犯險。”

“真的?師長是這麼說我的?”

袁朗嘴上在問,臉上卻已經抑制不住地笑開花兒了。

這樣的評價一般人可得不到。

瞧李雲龍那個羨慕的樣子,恨不得以身代之。

可這是能替代的嗎?

那是他袁朗辛辛苦苦,當運輸大隊長,一點一點搬來的。

是他冒著巨大的風險……反正,他很辛苦的就是了。

李雲龍他只有眼饞的份兒。

說實話,袁朗能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李雲龍也很意外,但他羨慕歸羨慕,卻不眼饞。

能抵兩個師團的人,就在他新二團。要眼饞,那也是丁偉孔捷他們眼饞。

趙剛眼中帶著些許羨慕,真心實意的說:“恭喜啊!師長和旅長可都不常夸人,能得到他二人的一致稱讚,可是極為少見的事情。

袁朗,你可是出大風頭了。”

眾人把袁朗誇的輕飄飄的,骨頭都輕了幾兩。

旅長還說,會從延安給袁朗申請一個嘉獎,很高階別的。到時候,還會上邊區日報。

種種榮譽加身,是袁朗完全沒有想過的。

而若是要仔細一想,就憑他把這批藥品從敵人的封鎖中運出來,那就值個一等功。

更別說他前前後後提供了,最起碼一個步兵團的武器裝備。二十多門各種火炮,都夠編兩個炮兵營的。

在八路軍最困難的時候,雪中送炭。

這是什麼精神啊?

最高階的嘉獎過分嗎?

要不是袁朗非要在一線部隊,總部都想讓他去延安,親自去領獎。

最好參與延安的建設,還省得在一線部隊冒風險。

然而,袁朗肯定不會同意就是了。

旅長又一次充當說客失敗。稍感遺憾,卻也有所預料。

來新二團,該交代的事兒都交代了,該誇獎的人也誇了。

旅長的時間很緊的,說話間便告辭,啟程了。

在半路上,他把一封信遞給身邊的警衛員,叮囑到:“小心點兒,去吧!把信留到鐵路邊上,一定要讓敵人發現。”

警衛員戰士把信件揣進懷裡,朝著日軍封鎖線內疾馳而去。

……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