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傷員也不會投降(第2/3頁)
章節報錯
眼下的八路軍真是充滿了朝氣,非常敢於想象,當然也有做事的勇氣和能力。
或許再過個幾年,沿城縣大隊能夠發展為獨立營,甚至獨立團。
從鬼子手裡繳獲一門92式步兵炮,就不是那麼稀奇的事。
戰士們把戰場打掃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交給區小隊來收尾。
眾人揹著繳獲的槍械物資,列隊喜氣洋洋的向著第四個炮樓進發。
“顧問,你說鬼子這會兒到沒到,張營長那邊打起來了嗎?李團長那邊面臨的壓力也不小啊!”
趕路的時候,蘇源跟在袁朗身邊,熟悉內情的他,此刻心中不免充滿了疑惑。
整個新二團都加入進來,幾座炮樓就已經顯得無足輕重了。
重點是看能不能圍點打援,給小鬼子來個狠的。
受制於通訊條件,很多事只能猜測。
懷揣著如此大事,蘇源顯得心事重重,迫切需要有人指點指點。
與之相反,見過不少世面的袁朗,則表現得很豁達。
反倒勸說蘇源,這個帶兵的老資格。
“用不著擔心那麼些,鬼子來了最好,新二團兵強馬壯彈藥充足。
佔據有利地勢,怎麼跟敵人交火也不會吃虧。鬼子要是不來了,咱們也省事兒。
主力團的戰士們,就當出來武裝拉練了。
又不是每一次都能打起來,與激烈的戰鬥相比,耐心等待才是更為常見的。”
袁朗所得的經驗,是跟李雲龍喝酒吹牛時聽到的。
老李大小戰鬥打了上百次,可謂是從戰火裡磨練成長出來的。
有時候得到訊息,趴在伏擊地點等上一天,鬼子沒來。
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總不可能次次都讓你成功。
那為什麼很多次伏擊,都能成功撈到仗打?
那是因為素材選擇性偏差。
枯等了一天那有什麼意思?
連戰士們過上幾天,也會選擇性的遺忘忽略。
能拿出來吹牛的,自然是跟敵人交上火,激烈的戰鬥了。
“我明白了,這事兒我們縣大隊也有。”
蘇源立刻舉一反三:“之前我們派兩個人守著鬼子炮樓,往往一守就是一天,很無聊沒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