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內鬥傳承(第1/3頁)
章節報錯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
中國人的文化屬性中,有一個東西叫內鬥。
就說九一八事變。
似乎沒有給統一的政府帶來太多的震動,南京政府還圍著紅軍窮追猛打,美名其曰攘外必先安內。
這其中有其他的因素,比如說是為了某人的獨裁統治,還有受政權剛剛成立根基不穩的因素。
但更重要的,還是根植在中國人骨子裡的內鬥基因。
明末的時候,東林黨為了黨爭,簡直不擇手段。
壓迫國內出現了李自成,張獻忠。放任國外,讓豬尾巴辮給做大了。
大明就在內外交困下滅亡。
南京政府想亡於誰手呢?
內部的敵人是要革他們的命,把他們這些獨裁封建的買辦毒瘤,通通趕下臺。
而外部的敵人,統治如此大的疆域,似乎還比較需要他們。
接受招安,就能繼續歌唱繼續舞,保證自己還是人上人。
狗漢奸的名頭……只要他們是勝利者,還怕洗不乾淨嗎?
最近一兩年,華北大地上,不少中央軍搖身一變成了皇協軍,嘿嘿,是不是有這樣的考量?
沒有確鑿的證據,你可不能汙人清白呀!
不過,某人視非嫡系為敵寇,變本加厲削弱是確鑿的事實。
東北軍在九一八事變時,有40萬之眾,西安事變時尚有20餘萬,共7個軍的番號。
到抗戰後期的1944年,僅存五十三軍一個軍。
國民政府還在糧彈補給上大做文章。
重慶政府的某人,將外國援助的武器大都裝備嫡系部隊,而對地方部隊作戰所需的基本武器彈藥都不予供給。
當中央軍撤退時,某人讓地方部隊的將領,留在黃泛區打游擊。
將領向他請求補充彈藥,他竟要一粒子彈一角錢,還需現款交易。
看看,這是個統一政府該乾的事兒嗎?
彼此之間內鬥的厲害。
越來越多地方部隊開始儲存實力,實力較強的公開抵制重慶政府。
實力較弱的只有透過各種方法自救圖存。
更有一批將領迫於重慶政府的歧視,紛紛降日叛國,其中西北軍將領達46人,東北軍將領11人。
如果說汪填海是日本侵略的頭號功臣,那麼某人敢說第三,沒人敢當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