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誰送他個迫擊炮連,他把老婆送人都行。

反正他老婆還不知道在哪個丈母孃肚子裡待著呢!

袁朗在一旁充作講解員:“李團長,這是德制6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是德國軍火商人的庫存,每門迫擊炮附贈100枚彈藥。

質量肯定沒問題,就看貴部有沒有能玩的轉的炮手了。”

李雲龍那是老行伍了,這炮的質量怎麼樣那是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做工質量那是沒問題,零配件齊全,比繳獲的炮那是好的太多了。

小鬼子逃跑時順手毀壞武器裝備,是常有的事兒。

也就導致八路軍繳獲的炮,經常是殘次品,缺乏一些零件。

全新的炮,講實話這還是李雲龍第一次見,手都捨不得拿開。

“虎子,去把王承柱叫來。他孃的,炮彈管夠,這回總算能敞開了打。”

等人的時候,袁朗繼續他的講解員生涯,就像炫耀玩具的孩子,展示自己帶來的武器裝備。

捷克式輕機槍,都不陌生了,跟國內戰場上的眾多輕機槍相比,除了貴,沒別的缺點。

20挺捷克式輕機槍擺在一塊,齊刷刷的非常壯觀。

戰士們眼睛都挪不開了,一個個嘴裂開高興的不得了。

二十挺輕機槍。

刺刀,那拼個什麼勁兒?抱著機槍突突就行了。

當然,系統出品的,子彈必須配齊了,一挺輕機槍一個基數1000發子彈,總共2萬發機槍彈。

“團長,這機槍還帶著很多零部件,光備用槍管兒就有三根兒。”

三連長就跟發現了寶貝似的,興奮的跟李雲龍嘚瑟。

機槍打的時間長就得更換槍管,八路軍把殘缺的武器裝備都要拼拼湊湊,裝備到部隊。

準備富裕的備用零件,那是做夢。

這仗打到這兒,已經有好幾挺捷克式輕機槍損壞。

修不好,就只能拆了,給其他機槍做零件。

李雲龍心裡清楚,叫人趕快去各營,把損壞的捷克式輕機槍收上來,簡單的維修更換後又能增加一些火力。

“霍,團長,這手榴彈可真夠大的。”

張大彪聽說有武器裝備來了,讓副營長盯著陣地,自己顛兒顛兒的就來了。

“德國人造的手榴彈,怎麼樣,看著就威猛吧!”

李雲龍已經把這些東西當成自己的了,言語中充滿了炫耀。

雖然他確實還不知道,這玩意兒威力到底有多大。

畢竟日常繳獲的,也就是小日本的香瓜手雷。

正宗的德國手榴彈,八路軍沒買過,也沒錢買。

但是,民國時期德國製造的武器裝備,在中國名頭還是很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