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仁慈(第2/2頁)
章節報錯
“還真讓陛下給算計了。”
衛王劉玉深感遺憾。他也要承認,開成帝劉珩的耐心很好。
先帝葬儀的時候,劉珩就流露出對藩王的深深惡意,整整拖延了兩年多時間才讓兄弟們出京就藩。
本以為,劉珩會早早發難。
沒想到人家很能忍,一直忍到吳王跳出來起兵造反的時候,才開始動手。
這份忍耐,對於一個帝王來說,那真是不一般。
衛王劉玉端起酒杯一口悶,心情很不好。
輸了!
所有的藩王都輸了!
真是不甘心啊!
……
吳王妃孫氏,現在的身份不再是王妃,而是民婦孫氏。
她被放出來了。
她帶著孩子,還有幾個伺候的下人終於走出了宗正寺。她高興,她不哭。她之前已經哭過,流了太多的眼淚。
她現在只想笑。
她和孩子,如今都是平民,吳王一脈就此淪為平民,名字都已經從皇室宗譜裡面劃掉。
以後,他們要自己書寫族譜。他們算是真宗之後,吳王一脈。
平民身份也好。
能參軍,也能科舉。該有的權利都有,但該承擔的責任也要承擔。
比如賦稅,比如徭役……
孫家派了馬車來接他們母子。
“姑奶奶上車吧。老爺和夫人得知姑奶奶出來,都很高興。已經在家裡等候多時。”
“孫家現在什麼情況?父親和兄長依舊賦閒在家嗎?”
“姑奶奶說的沒錯。”
孫氏臉色一暗,“都是我牽連了家裡人。薛家那邊了,是什麼處置?”
“薛家流放三千里。”
“流放啊!流放總比斬首滅族強,遇到天下大赦的時候,說不定就能恢復平民身份。”
孫氏有些意外,她沒想到陛下竟然會放過薛家。
不過,仔細一想,她又能理解陛下的做法。
吳王沒了,吳王府也沒有了。
薛家已然粘板上的肉,想怎麼剁就怎麼剁。殺也好,流放也好,對於宮裡頭來說其實沒什麼分別。
流放嘛,陛下還能博一個寬容的好名聲。
至於,薛家老少能不能平安到達流放地,路上會死多少人,自然和陛下沒關係。
陛下是仁慈的,薛家如果死了,那只是薛家人的命不好,同宮裡頭仁慈的陛下是沒有任何關係。
孫氏笑了笑。
想來,她和孩子能走出宗正寺,也是源於陛下的“仁慈”。就是不知道,這份仁慈究竟能管多長時間。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