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選擇出賣吳王的那一刻,他就預料到會面對拷問。

他鎮定道:“一邊是吳王,是私義,一邊是朝廷是天下是公義。罪臣最終選擇了公義,而不是為了滿足吳王個人的私慾成為天下罪人。

吳王固然是罪臣的主人,按理罪臣應該要忠於他。可他要做的事情,是要禍害天下,禍害百姓。百姓何其無辜,一旦起事,千百萬無辜的百姓跟著遭殃。吳王的對罪臣的知遇之恩同百姓的性命比起來,罪臣做了一個不算恰當的恰當選擇。”

“哈哈哈,好一個不算恰當的恰當選擇。顧先生你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罪臣叩謝陛下,陛下能認可罪臣的選擇。罪臣死而無憾。”

顧朝陽提著的心,在這一刻落地了。

他知道自己過關了。

自己的冒險,終於讓他抓住了機會。

開成帝劉珩輕輕敲擊桌面,“眼下,朕有一件事要拜託顧先生。只要顧先生做好了,朕給你前程。”

剛剛放下的心,瞬間有提了起來。

顧朝陽心頭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

“朕不想去見吳王,見了他朕就覺著生氣。你代朕走一趟,替朕見見他,問問他,在他心目中,朕是不是比他強,是不是比他更適合這個位置。之後的事情,你知道該怎麼做吧。”、

啊?

顧朝陽發出一聲驚呼。

他這麼聰明的人,當然知道陛下的未盡之言。

目前朝中正在為如何處置吳王吵翻了天,究竟是處死還是圈禁,各執一詞。

陛下身為吳王的兄弟,為了名聲著想,其實是不願意下這道旨意,無論是圈禁還是處死。

一旦下了旨意,終歸是要揹負不好的名聲。成為弒兄的證據。

但,若是有人能知情知趣,幫他解決這個難題,那麼皇帝陛下自然不用揹負弒兄的猜疑。

這才是吳王一事始終託而不決的真正理由,也是皇帝陛下不肯去見吳王的真正理由,他不能落下把柄。

這件事也不能讓朝臣出面處理,更不能讓皇帝的狗腿子去辦,同樣是因為會落人把柄。

但,如果是吳王昔日的謀士去辦這件事,那麼一切都可以完美解決。

沒有比顧朝陽更合適的人選。

顧朝陽額頭冒汗。

開成帝劉珩似笑非笑,投名狀不是那麼容易的。光是出賣還不夠,還需要再斬一刀,徹底斷絕後路。

他不急不緩地說道:“大理寺少卿出缺,朕正在發愁何人能擔任這個重任。顧先生智謀非凡,明辨黑白是非,想來很適合大理寺少卿一職。”

顧朝陽的呼吸瞬間就變得粗重起來。

大理寺少卿,正四品的官職,是從底層往上層攀爬的重要節點。

盤點之前那些大理寺少卿,無不是前程遠大。

如今的內閣首輔韓東閣,以前就做過大理寺少卿。

開成帝劉珩回到椅子上,翻越起手中的奏疏,“顧先生不用擔心朕會卸磨殺驢。朕和皇后一樣,都是言而有信之人,且從不亂殺。朕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有用處,朕能容得下袁友仁,自然也容得下顧朝陽。”

“罪臣領旨!”

皇帝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他要是還沒點反應,那就是大大的不知趣。

不知趣的人,活不長!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