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經營,治下都是窮光蛋,連基本的賦稅都收不上來,何來商稅。

想要將這些地盤和人口變成錢,首先就得讓治下富裕起來,有更多的產業,才會有更多的稅收。

他總不能為了收點稅,逼得老百姓家破人亡吧。

養雞養鴨養豬,都是為了增加百姓的收入,有了閒錢多買點肉吃,多買幾匹布。

有了消費,才會有商品流通。商品流通起來,他才有稅收。

這些知識,還都是葉慈教給他的。

之前,王府的屬官和謀士,都盯著地裡頭那點出息,指望著靠收取農稅和各種攤派維持王府的運轉。特麼的,那樣搞下去,絕對要破產。

王府要養的人實在是太多,開銷實在是太大。

按照一畝地三鬥米的稅收,只能說糧食夠吃。

但,攤派呢?

衙門需要運轉,胥吏要發工資,大家還要需要一點油水,往年這些都靠攤派。

在很多地方,攤派比正經的朝廷賦稅還要高一倍。這才是造成百姓負擔沉重的原因。

劉珩不想搞那麼多攤派,不想讓治下民不聊生。

他要是住在京城,離得遠見不著就算了。他就住在這裡,一出門就能看到治下的百姓,實在是做不到逼得百姓賣兒賣女的地步。

攤派沒有取消,但減少了,減了一半多。

百姓都說定王來了後,大家日子好過。殊不知,定王自個的日子不好過。

錢不夠花,只能打碼頭鈔關的主意。靠碼頭鈔關的稅收補貼攤派減少的損失。

張五郎責任在肩,大家到底是喝湯還是吃肉,全看他的了。

……

這一日,糕點鋪開業,雙河鎮的商戶都很給面子,湊熱鬧不說,還都紛紛下了訂單,給個彩頭。

葉慈提著一籃子各色點心,來到好友鄒舟姑娘家中。

鄒家是做秀坊,鄒舟本人的繡活在年輕姑娘裡面稱得上是首屈一指。

反正,葉慈沒見過和她年齡一般大,繡活比她做得更好的人。

“你可算來了。上次你託人帶信說要來鎮子上住,我等啊等,結果等到今天才見到你人。”

“前段時間,莊子裡來了客人,耽誤了太多事情。等把人送走了,又要忙事情。今兒終於得空,我特意到你這裡偷得浮生半日閒。”

“你是說那些宮裡的人嗎?他們有沒有刁難你?”

葉慈往躺椅上一趟,就不樂意動彈了。

她在鄒家很自在,當是自己家一樣。

兩人躲在後院,沒有人來打擾,自在得很。

“倒是沒怎麼明著刁難我。”

“這麼說有暗地裡刁難你。”

鄒舟一邊吃著點心,一邊望著葉慈。她吃東西就跟小貓似得,小口小口的咬著吃。

“我家點心好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