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長被押回京城,早已經做好了被五馬分屍,千刀萬剮的準備。

這一路上,他安靜得很,既不哭喊也不叫怨。

看他這麼配合,負責押送的金吾衛也沒怎麼為難他。

眼看京城在望,安靜了多日的吳道長一聲,“如夢如幻,富貴榮華,一切都是泡影。貧道在京城逍遙多年,最終只是做了一場夢。哎!”

“吳道長你就別長吁短嘆了。人家都說像你這樣的,史書上必定會記載你的名字,你也算是遺臭萬年。說不定幾百年之後,還有人拿你當榜樣,比較先帝死在了你手中。”

“這話可不能亂說。”吳道長儘管已經做好了死亡的準備,卻不認可自己害死先帝的罪名。

他只是一個道士,他是奉命替先帝分憂。

先帝頭痛,他奉命煉製極樂丹為先帝分憂,緩解先帝的頭痛症,本是大功一件。

至於先帝暴斃一事,他自認為極樂丹最多隻能擔三分責任。先帝過世的真相,是因為先帝的身體本就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就算沒有極樂丹,先帝也活不過今年。

早在行宮那一回,若非皇后娘娘手中的保命丹,先帝已經沒了。如果,先帝真的死於那個時候,哎,他或許不會這麼慘,至少不糊連累師門。

說到底,他淪落到今日,皇后娘娘也要負點責任。

當然,他不敢怨懟皇后娘娘,只敢心裡頭這麼想一想。

一眾金吾衛齊聲發笑。都已經這個時候,吳道長還惦記著自己的名聲,呸,他現在哪有名聲可言。

天下人早已經將先帝駕崩一事算在了他的頭上。這也是朝廷上下,所有朝臣達成一致的意見。

總得有個背鍋俠吧!

開稱帝劉珩肯定不能背鍋,朝中諸位大佬也不願意背鍋。吳道長就是現成的背鍋,且名正言順,無從反駁。

誰讓他煉製出極樂丹,誰讓先帝服用極樂丹。這一切都是吳道長的責任。

吳道長也知道自己爛命一條,說什麼都是白費功夫,不如省省力氣想一想該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

開稱帝劉珩要將吳道長凌遲處死,不如此不足以平息他心中的憤怒。這是他身為人子,要為先帝做的最後一件事,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

朝臣們並不反對。

吳道長死就死,和他們沒關係。凌遲處死也不過分,那畢竟是先帝的。堂堂帝王死於極樂丹,是書上記上一筆,名聲不好聽。千百年之後,人們都會指著史書上的元康帝,對人說:看,這是個昏君!吃丹藥吃死的。

先帝的名聲沒了,吳道長被凌遲處死,不冤。

但……

這事卻出現了波折。

並非朝臣反對,而是張太后那裡有不同的想法。

開成帝劉珩來到長樂宮,“朕給母后請安。母后這些日子可好,飲食睡眠都還好吧。”

“本宮很好,勞陛下操心。”

“母后身體好,朕就放心了。”開成帝劉珩很隨意的坐下,吃著宮女送上的點心茶水。

“吳道長被抓回來,聽聞你要將他凌遲處死?”

“朕是有這個打算。父皇因他而亡,朕沒有將白雲觀上下誅殺,只是處死他一人,已經是格外開恩。”

“處死吳道長本宮沒有意見。”張太后手裡頭拿著一串平安珠,撥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