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他鄉遇故知(二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詔!
官道上,一夥行商結隊,趁著早上涼爽,正在抓緊時間趕路。
其中一輛車頭上,坐著的人不是那葉二郎又是誰。
葉二郎的羊毛生意做得很紅火,有了自己的商行,夥計掌櫃。他已經不用親自深入草原收購羊毛,這些事情都交給下面的夥計們去做。效仿羊毛廠的辦法,給收購羊毛的夥計提成。也因此,夥計們幹活的積極性很高。
眼看南詔打仗,幾年內結束不了。
劉和盛,黑娃,加上葉二郎,都是腦子靈活之輩,三個人一拍即合,決定販賣布匹和藥材前往南詔。
隨著羊毛製品在西北火紅髮展,紡織業也隨之興旺起來。
如今,西北一地也有了成規模的紡織業,羊毛紡織,棉花紡織都是當地特色,且物美價廉。
打仗,需求量最大的物資,除了糧食軍械,然後就是布匹藥材。
平常生活中都離不開布匹,打仗布匹的需求量更是成倍的增長。在某些銀錢不方便流通的地方,布匹就是硬通貨,可以當貨幣使用。比如南詔一地,就可以拿布匹當貨幣使用,同當地人結算。
可想而知布匹的需求量有多大,且耐儲存。
三個人商量妥當,各自湊齊了銀錢,由葉二郎和黑娃帶隊,帶著貨物趕往南詔。
路上遇到別的地方來的行商,一聊天,都是去南詔販賣貨物的,乾脆結伴前行,求個安全。
一路上走來,加入車隊的商販越來越多,有那單打獨鬥的小商販,也有常年跑貨的中等商販。
車隊內,規模最大的還是數葉二郎和黑娃的隊伍。
劉和盛因為還擔著羊毛廠的差事,離不開,他就只出錢出夥計。為了路上方便,又挑選了幾個沒差事的宗子跟隊南下南詔。
他和葉二郎交代得很清楚,“咱們這些宗子窮歸窮,但是身份好使。任何官府見到咱們這群宗子都要客氣三分,行個方便。
路上要是遇到不開眼的,直接讓他們亮明宗子身份,或是尋附近的藩王求助。多半情況下,當地藩王也願意搭把手,畢竟是一個祖宗傳下來的。
實在不行,就讓他們給少府去信,或是給宗正寺去信,大不了咱們告御狀。
總而言之,遇到事和氣生財很有必要,卻也不能忍氣吞聲。咱們過江龍不怕那群地頭蛇,凡事按照規矩來,一切好說。
要是對方不守規矩,咱們也不會客氣。鬧大了,大不了就去京城打官司。我就不信,這世上還有人膽敢謀害宗子。”
黑娃還在一旁幫腔,“宗子身份要是不管用,咱們還有二郎。二郎的親妹妹如今貴為皇后,二郎可是正宗的國舅爺,不帶半點折扣的。我就不信,這天下人還有膽子大到敢刁難當朝國舅爺。”
“莫要胡說!”葉二郎趕忙表明態度,“皇后娘娘同咱們葉家斷了親,目前還沒續上,可不能在外面亂說。萬一傳到皇后娘娘耳中,娘娘生了氣,咱們都吃不了兜著走。”
黑娃安慰道:“二郎就是太小心。你是皇后娘娘一母同胞的親哥哥,怕什麼。皇后娘娘就算恨,也是恨你家長輩。你自個也說了,當初在商行當學徒的時候,皇后娘娘很是關照你。
可見皇后娘娘恩怨分明,葉家長輩是葉家長輩,你是你。等你回到京城,皇后娘娘說不定就要認你這個國舅爺!”
黑娃將事情想得很美好。
劉和盛身為宗子,見識廣,當然清楚事情不會像黑娃說得那麼簡單。
皇后娘娘認親,事關朝堂大事,哪有那麼容易。
朝臣們心眼多,只要皇后娘娘露出一點點要認親的想法,肯定會有不少人跳出來翻舊賬。一旦開始翻舊賬,就是一次朝堂爭鬥,一時半會結束不了。當事人也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葉二郎盼著同行的幾個宗子,他們的身份都能管用。莫要鬧到需得亮明自己身份的地步。
這一路行來,到了南疆地界,好歹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宗子身份還是挺好用的,無論是打尖住店,亦或是住宿驛站,都很管用。
若是遇到官府設卡攔截收稅,亮明宗子身份,那些個稅吏都會客氣三分,普遍都很好說話。
“前方就是雄楚關,到了雄楚關,離著南詔就只剩下百多里路。咱們的貨物,就在雄出關交易,據聞大軍就駐紮在關口附近。”
一行人晃晃悠悠到了雄楚關,驗明瞭身份,繳納了入城稅,就進入了城池。
本以為是個破敗小城,沒想到竟然是個人口稠密又繁華的南疆城池,看著當地人的衣著,聽著他們的語調,很有異域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