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怎麼選(二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培申鄭重其事地說道:“如果皇家銀行正如陛下說的那樣,只是一個純粹的商業機構,老臣願意認購四萬股。”
“如此甚好!”開成帝劉珩大喜過望,“舅舅放心,有了皇家銀行的股份,朕保證張家將永世富貴。只要劉氏江山一日還在,張家的富貴就斷不了。”
張培申:“……”
嗯,這話聽聽就算了。皇家銀行最後究竟能辦成什麼樣子,拭目以待。
他認購四萬股,說實話有賭博的成分在其中。
陛下給予的機會,身為臣子他必須珍惜。
同時,也是搏一搏,說不定這個皇家銀行真有搞頭。
單從這一點來說,劉珩比元康帝大方多了。
元康帝賞賜禮物都是摳摳搜搜,帶著臣子一起發財,想都不要想。
“關於南詔的戰事,舅舅可有想法?”開成帝劉珩話頭一轉,就轉到了南詔,“南詔是一定要拿回來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張培申遲疑。
他很清楚,一旦開口,就意味著他要接下南詔的差事。
皇帝已經擺明了態度,錢,他很大方。
京城文武百官何止一千人,一起認購十萬股,也就是五百萬兩。
而,張家一家人,就可以認購四萬股,兩百萬兩。這是什麼?這就是封賞。
張家若非出力甚多,立下大功,皇帝絕不會如此大方。
官職,權利……
只能選一個。
要麼留在朝堂進入內閣為相,要麼就去南詔手握兵權。
究竟那條路對自己有利,那條路對張家有利,儘管想過很多回,這一刻他依舊遲疑了。
去了南詔,遠離權利中心,可以擺脫朝中是是非非。卻也意味著他在朝中的影響力會被逐漸削弱。
留在朝堂,必然會遭受百官的監督和苛責,要不了多長時間,張家就會成為袁友仁一樣的靶子。自古作為外戚,都難逃被彈劾的命運。
陛下愛重的時候,彈劾無足輕重。
但,當陛下厭惡的時候,一本彈劾奏章也能要了整個家族的性命。
哎!
有點難選啊!
這個時候張太后出聲說道:“南詔地域廣闊,其地盤相當於內陸十幾個州府。等將來收復南詔,陛下欲在南詔設立多個州府,另設大都督府總理南詔一切軍事民政。
不出意外,征討南詔的將帥,會是南詔大都督府第一任大都督。南詔的賦稅,刑律,官員派遣,大都督府可自行決定。”
這就等於南詔會成為一個自治區。名義上屬於朝廷,但幾樣主要權利都在大都督府。
這也是葉慈出的主意。
南詔天高皇帝遠,對於帝國來說,管理那麼遙遠,且風俗語言不通的地盤,其實是很困難的。而且,朝廷派遣的官員,一聽說去南詔當官,一個個都當起縮頭烏龜。讀書人都將南詔當成了流放地,就算是當官也等同流放。
這也是為什麼南詔歸入朝廷這麼多年,一直髮展不起來的的原因。
官員不用心,百姓沒有歸屬感。
當地土司就想著造反。
南詔叛了又復,復了又叛。
從前朝折騰到今朝,南詔少有太平的時候。
是時候從制度上做出改變,換一種方式治理南詔,從根本上解決南詔反覆叛亂的根由,真正意義上開發南詔,發展南詔。為朝廷輸送錢財,為南詔百姓尋找一條生路。
設立大都督府,就顯得很有必要,非這麼做不可。
為了震懾,統軍將領出任大都督,再合適不過。再輔以民政官員,比如袁友仁這類人物,相信南詔很快就能改變面貌。
若是設立大都督府,意味著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將維持這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