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友仁遇刺的訊息傳開後,朝臣們似乎沒有通知元康帝,就已經商量好陣前換將一事。只等將結果稟報陛下,經他口頭同意即可。

元康帝:“……”

他都震驚了。

他就打了幾天瞌睡,朝堂怎麼就變天了?

一個個竟然敢自行其是,都沒問過他,就要陣前換將。

豈有此理!

是要奪權嗎?還是要宮變?

朝臣:“……”

陛下糊塗了嗎?什麼叫做打了幾天瞌睡,分明是幾十天。

長時間不處理朝政,任由朝中互相攻擊,朝政亂得一塌糊塗。朝臣們勇於擔起責任,替陛下分憂,怎麼就成了奪權甚至是宮變。這個罪名大家都不認。大家都是一心一意替朝廷分憂,為天下百姓著想。

明明是陛下糊塗昏庸,每日沉迷於極樂丹不可自拔!

該檢討的人應該是陛下!

元康帝氣得直接掀了桌子。

“放肆!放肆!放肆!你們膽敢說朕糊塗昏庸,統統該死!朕不允許你們陣前換將。”

“陛下還要繼續糊塗下去嗎?袁友仁遭遇刺殺,不管是生是死,反正現在他都不能領兵作戰。朝廷應該及時指派合適的人接任兵馬大元帥一職,穩定局面。否則,南詔一地必將繼續糜爛下去。”

“誰告訴你們袁愛卿死了?誰說的?你們如此肯定他死了,是不是你們派人刺殺?說,刺客是不是你們派出去的?”

“陛下明鑑,老臣相信在場的諸位大人都是清白無辜的。袁大人遇刺,老臣和陛下一樣痛心疾首。但,痛歸痛,軍國大事不可兒戲,大軍在外更不可能一日無帥。若是陛下對我們推薦的人選不滿意,可以另選選用合適的人出任兵馬大元帥。”

溫首輔再一次出面調和君臣之間的矛盾,平息大家心頭的怒火。

當初袁友仁出任兵馬大元帥,本就是一場交易。元康帝用內閣名額交換了袁友仁出任兵馬大元帥。

如今,既然袁友仁遇刺,是時候撤換兵馬大元帥。

反正,袁友仁也沒打贏,反而敗了兩場。戰線後退兩百里。

論成敗,袁友仁也不該繼續擔任兵馬大元帥,更何況他現在遇刺,生死不明。

恰在此時,內侍拿著一本奏疏悄悄來到方內監跟前,並將奏疏交給了方內監。

方內監迅速的翻開看了眼,眼睛一瞪,急忙對元康帝說道:“陛下,袁大人的本子到了!”

元康帝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緊接著就發出大笑聲,朝臣們全都不明所以。

他舉起袁友仁的奏疏,“這是袁愛卿的奏本,剛剛送上來。諸位愛卿,袁愛卿還活著,休要提陣前換將一事。”

“請陛下將袁大人的奏本交給我等過目。”

“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