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裡少不得還要埋怨許貴妃沒本事,連一個新人都壓不住,反而還被陛下斥責。唯一值得安慰的事情,好歹還有個小十二,最不濟將來也能封王前往封地過日子。

等到小十二封王,許家也跟著去封地。在封地內,許家稱王稱霸豈不痛快。

所以說,未來還是美好的,這也是許家敢對下苛刻的底氣所在。

皇帝一走,後宮頓顯冷清。

等到葉慈進宮請安的時候,明顯感覺得到宮裡的人,無論是宮女還是內侍都顯得很輕鬆自在,遠沒有之前那般緊張。

就連未央宮的人,臉上也多了幾分笑容。

請過安,葉慈就說道:“陛下前往行宮避暑,母后似乎更輕鬆了些。”

張皇后哈哈一笑,“鬧騰了這麼長時間,本宮耳邊總算清淨了。比起熱鬧日子,安靜日子也挺好,大家心裡頭都舒坦。”

“聽聞許貴妃那邊不太平!”

張皇后咯咯咯笑起來,“她是活該!當初她是如何嘲諷薛貴妃,嘲諷本宮,如今她自己自食惡果,步了後塵。薛貴妃這這些日子,每天都要去看望許貴妃。說是看望,其實就是看好戲。”

葉慈問道:“小十二快啟蒙了吧!”

“陛下現在哪顧得上小十二的啟蒙,只能靠許貴妃自己操心。陛下啊,是懂得享受的人,如今正在行宮換享樂,聽著訊息本宮都有些羨慕。”

葉慈埋頭,不接這話。

元康帝在御攆上白日宣淫的事情,早就傳遍了京城。

京城大街小巷,最近最熱鬧的事情莫過於皇帝的八卦。

京城的百姓啊,見慣了高官顯貴,見多了世家興衰宿,半點畏懼之心都沒有。聊起皇帝老兒的八卦,自然也是毫無顧忌。

最多就是衙役巡邏的時候閉嘴,衙役一走又開始嘰嘰喳喳。

說書人也不甘落後,將故事改編,謀朝某代某個皇帝,事件往上一安,嘿,一個新段子就出來了,生意好得很。

搞得書坊的掌櫃也很眼熱,也想寫幾本有關於宮廷香豔故事的話本。

打住!

葉慈直接將這個專案給斃掉,是不想要命了?

說書就算了,大不了閉嘴不說。傳播範圍反正很有限。

寫書則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

寫書的傳播範圍又廣又深,要是書籍被人收藏,說不定還能傳播到幾百年之後,成為考古依據。

寫寫權貴們的八卦還沒事,寫皇帝的八卦,這就是成心找事。尤其是當朝皇帝的八卦,真當官府是吃素的嗎?

這種熱度看戲就行了,別想著蹭流量,當心惹禍上身。

寫寫傳奇故事,寫寫民間故事,一樣能恰飯。

書坊的掌櫃終究被說服,就是有點不太甘心,遺憾啊!這麼大一個流量竟然不能蹭,彷彿錯過了一個億。

張皇后說起元康帝的八卦還是比較含蓄的,當著葉慈的面,有些話不方便說出口。

正說得興起,內侍急匆匆跑進來,湊到皇后耳邊悄聲說話。

葉慈豎起耳朵,也聽不見隻言片語。

她就看見張皇后的臉色變了,變得有些凝重。

等小內侍稟報完事情,她揮揮手,小內侍悄無聲息退下。

接著,她主動開口告訴葉慈,“行宮那邊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