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就是一句話,不能認輸。

……

張皇后在未央宮紡紗織布,穿著自己織的布匹做的衣衫,顯得十分簡樸。唯一奢華的衣物,唯有肩上一張羊毛披風,著實方便暖和。

幾個宮女從旁協助,李少監則在一旁伺候茶水。

“許貴妃最近很好客,她的宮裡,天天流水的人來來去去。”

“讓她去吧,腦子不清醒的玩意。她以為自己的對手是袁昭儀,殊不知,袁昭儀那個懦弱性子根本礙不了事。真正的大敵,實則是袁友仁。只要袁友仁一句話,本宮的皇后也要讓出來。”

“娘娘多慮了!袁友仁似乎並不介意袁昭儀的位份高低,他現在更重視自身的利益。”

“他的利益就是袁昭儀的靠山。他現在貴為兵部侍郎,不出意外,染指兵權是遲早的事情。此人,果真是狼子野心,手握繡衣衛,大肆斂財還不滿足,還想要兵權。陛下竟然信了他一番唱作俱佳的表演,真的認為他是忠臣孝子,呵呵……”

張皇后連連嗤笑。

她都很好奇,袁友仁到底給元康帝吃了什麼迷魂湯,竟然被迷得五迷三道。

以她對元康帝的瞭解,光靠美色是不可能有這個功效。

袁友仁那張嘴,有機會,真要領教領教才行。

“娘娘是在擔心袁友仁掌握了兵權,會有不臣之心?”

“不光是本宮擔心,滿朝堂誰不擔心。袁友仁什麼出身,眾人皆知。他們袁家在武宗朝的時候就被打入了教坊司,到他多少代人。你覺著他心中能不恨?想當年,袁家也是簪纓世家,風光了幾百年啊,一朝風雲變,落一個家破人亡的下場。當年還有一個袁貴妃,也沒能落個好下場。”

說起過往塵封往事,張皇后也是唏噓不已。

其實,也就是七八十年前的事情。

那會袁家,是公認的一等一的豪門大家族,宮裡又有袁貴妃為其張目。以及袁貴妃的孩子,備受寵愛的太子殿下。

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結果呢?

太子死了,袁貴妃死了,袁家覆滅。幼童和女眷皆打入教坊司。

還以為這個家族就此消失在人世間,卻沒想到,幾十年後的今天,袁家最後的兩個人竟然逆風翻盤,要起飛了。

真要讓袁昭儀的孩子得了這個天下,袁家算不算是大仇得報?

在武宗皇帝手中失去的一切,又在元康帝的手中奪了回來。

歷史就是個圓,兜兜轉轉彷彿又回到了原點。

李少監提醒道:“袁友仁沒有成親,也沒有孩子。陛下也不會讓他成親。”

“你怎知陛下不會讓他成親?就算不讓他成親,也會讓他納妾留下子嗣。說不定,他已經有了子嗣,只不過大家不知道而已。”

李少監:“……”

似乎沒辦法反駁。

“袁友仁究竟是想重振袁家,還是別有所圖?”

張皇后冷冷一笑,“看似是兩個不同的目標,其實是一個。無論他是不是別有所圖,他都讓世人想起了曾經那個風光無限的袁家。

不過,以朝臣對他的態度而言,就算他什麼也不幹,遲早也是個死。既然都是死,不如就搏一搏。萬一成功了,死的人就是別人。”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