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nbsp結束朝議,元康帝徑直來到未央宮。

見到張皇后,他直接甩出《鏡花緣》,就甩在張皇后的面前。

“區區一本雜書,鬧出敲登聞鼓這麼大的事情,皇后有什麼話想和朕說?”

張皇后撿起書冊,隨意翻看了幾頁,就扔在一邊。

“區區一本雜書,陛下何至於親自跑一趟未央宮。如此興師動眾,可不是陛下一貫的風格。”

“朕做事,還需要你來教。”元康帝惱怒異常。

張皇后抿唇一笑,“說的也是,陛下做事當然不用我教。陛下不至於如此生氣吧,何不坐下說話。”

元康帝冷哼一聲,果斷坐下。

夫妻二人席地而坐,面對面,少有的‘心平氣和’。

“此書,出自清河書坊。清河書坊背後的老闆不用朕提醒,皇后應該心知肚明。”

“你是說葉慈?葉慈這個小姑娘還真是有意思,竟然搗鼓出這麼一本書,故事倒是精彩,就是下筆未免溫柔了些。要本宮說,這書裡的男人就不該那麼好運,直接安排山一個小妾要了男子性命,豈不是暢快。”

“胡言亂語。”元康帝板著臉很不樂意。

張皇后輕聲一笑,“這可不是本宮一個人的看法,凡是閨中女子看這書,估摸著七八成都有類似的想法。別說來世報,本宮只想看現世報。”

“這麼說,皇后喜歡這書。”

張皇后笑道:“談不上喜歡,就是無事的時候拿來打發時間是極好的。閨中寂寞,閒暇時間太多,多看書增長見聞有好處。

比如,這書裡面寫的米糕,本宮就沒吃過。米糕不僅能蒸來吃,還能炸來吃,是個難得的民間小吃。

改明兒讓御膳房照著書中的做法,弄一份米糕來吃,本宮也嚐嚐民間小吃的味道。”

“皇后倒是從這本書中看見了別人看不見的優點。”

“本宮向來觀察入微,細心體貼。陛下不是知道嗎?”她似笑非笑,像是在取笑元康帝的健忘,又像是單純在陳述一件事實。

元康帝呵呵冷笑,“葉慈鬧出這麼大動靜,老三難辭其咎。清河書坊在他的治下,他不思教化,反而縱容此書的流傳,引起軒然大波。皇后認為,朕該如何平息讀書人的怒火。”

“讀書人有怒火嗎?臣妾聽到的訊息,怎麼和陛下不一樣。臣妾聽說讀書人都在反對拿著區區一本雜書做文章,理應問跡問心。一本書壞不了讀書人的名聲,能敗壞讀書人名聲的人只能是讀書人自己。這話有道理吧!”

“那群舉子是讀書人,御史同樣是讀書人。有人反對,自然有人贊成。總而言之,此書已經引起了士林非議,老三難逃其責。”

張皇后一攤手,“那麼,陛下打算如何處置老三?又如何處置那群鬧事的舉子?”

“自然是嚴懲不貸。”

“如何嚴懲?”

“葉慈和老三在一起,總要搞出事情來。朕取消他們的婚約,皇后意下如何?”

“出爾反爾,言而無信,金口玉言成了一出大笑話。陛下不怕天下人非議,儘管下旨取消婚約。”

“皇后不在意?”

“哼!葉慈就是個野丫頭,沒規沒矩,帶著老三也學壞了。取消婚約後,本宮正好給老三尋一名門淑女,不如就從勳貴中相看一門婚事?

亦或是,和內閣某位臣子結為親家。哎呀,本宮已經迫不及待。無論選哪個,想來都比沒有跟腳沒有家族依靠的葉慈強多了。”

張皇后一臉笑眯眯,似乎是想到了興奮處,眼睛都在冒光。

元康帝見狀,心情很不美好。

他心生惱怒,還想和內閣臣子結為親家,做夢吧!

他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