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后卻哈哈大笑起來,“這些雜書分明是寫給天下女子看的,讀書人湊什麼熱鬧。一個個不讀聖賢書,跑去讀寫給女子的雜書,很閒嗎?

還有那些御史,國家大事沒見他們這麼積極,區區幾本雜書就開始急得跳腳。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說明書裡面說都沒錯,道盡了男人的本性和劣根性。

但,讀書人向來會粉飾太平,他們可以著書,將自己誇得天上有地上無,好似女人們不求著嫁給他們就不配當女子。

他們就只聽得誇獎,聽不得實事求是的陳述,這都算不上批評,就開始著急,這是有多心虛啊!”

“娘娘說的這些,老奴都懂。讀書人,不就那麼回事。又要求名又要求利。可是,外面那群御史不聽啊!他們都認死理,誰敢詆譭讀書人,敗壞讀書人的名聲,他們就要誰的命。”

“他們敢!他們敢要定王的命,本宮就要他們的命。他們要替讀書人出頭,可是,某些讀書人未必樂意看見他們出頭。”

“娘娘的意思是?”

“讀書人裡面,總有那麼些個刺頭。讓張家安排,尋一批可用的讀書人打擂臺。讀書人的劣根性,讀書人自己最清楚。現在有人道明瞭其中真相,讀書人是不是該自省,是不是該趁此機會清除隊伍中的敗類。”

李少監很擔心,“娘娘這個主意能行嗎?讓讀書人自揭其短,這可是冒著大風險啊。沒有幾個讀書人真願意這麼幹。”

張皇后呵呵一笑,“你也太小看那群讀書人對名利追求的決心。和御史臺打擂臺,意味著什麼?不是輸贏,而是名動天下。

名聲響徹天下,要什麼利沒有,大把的人會主動送錢上門。還有什麼比短時間內天下成名更具有誘惑力。

你給那群讀書人十萬兩收買,不如給他們一個名動天下的機會。十萬兩收買不來的讀書人,名動天下的誘惑一定可以收買。”

李少監心頭一動,好像是這個利。

很多讀書人骨頭很硬,軟硬不吃。

但,一旦涉及到名聲,骨頭再硬的讀書人也會被誘惑。

“陛下那裡……萬一陛下下令徹查此事,要嚴懲定王又如何是好。”

張皇后點點頭,“你的擔心有道理。畢竟,在本宮眼裡,《鏡花緣》裡面的男人,宮裡可是有個現成的模板。難保陛下看了此書之後,會有類似的聯想。什麼忘恩負義啊,兔死狗烹啊,都是他曾幹過的事情。

不過也不要緊,他要是嚴查就查唄,幾本破書本宮就不相信,他還能將幕後老闆葉慈給斬了不成。他還指望著葉慈給他開個金礦。”

“就怕牽連到定王身上。”

“本宮不會讓他有機會這麼做。只要他還想打仗,就不能亂來。”

“娘娘慎言!”

張皇后一臉無所謂的笑了笑,“去辦事吧!那群御史想搞事,本宮就添一把柴,將此事鬧得足夠大,趁機撤換一批官員。有些人戀棧權位不動,本宮看著十分礙眼。”

“諾!老奴這就出宮,前往張家。”

“快去快回。之後你就不要出面,此事自有張家人處理。”

“定王那裡是不是該提前給個信,讓王爺有所準備?”

“去信的時候,順便加一句,問一問葉慈可有別的思路。別光寫《鏡花緣》,最好是配合這次事件寫一本書。”

這能行?

行不行也要試試。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