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謠言都不會編,區區三兩哪裡能取信人。要編也要編個三百兩三千兩甚至是三萬兩,才能取信人嘛。”

“堂堂藩王缺錢是有可能的,但區區三兩,必定是造謠中傷。其心可誅。”

“這麼大的事情,陛下也不管管。”

“此事說大也大,說小也小。陛下管不管,都有可能。”

“兒孫自有兒孫福,區區三兩銀子總不能讓陛下掏錢幫忙還債吧?那就真成了笑話。”

世人議論紛紛,宮裡也不能免俗。

薛貴妃當然不相信三兩銀子的欠債,“分明就是個笑話,竟然傳得人盡皆知。莫非張皇后想以此博取同情?區區三兩何來同情,唯有笑話。這一回,張皇后她失算了。”

許貴妃沒別的想法,她只想看定王劉珩倒黴。

許家叔侄的死,她可是一直記在心裡頭,尋機報復。

待見到元康帝,她將三兩銀子當成笑話來說,卻不料元康帝卻木著一張臉,顯得很不高興。

“難不成陛下當真了?此事必定是謠傳,也不知傳出這件事的人有何用心。臣妾想著,可不能讓謠言繼續發酵,皇室的面子都給丟盡了。”

“你認為丟人?”

“被傳成了笑話,自然丟人。”許貴妃輕聲說道。

元康帝冷哼一聲,突然沒有了留宿後宮的興趣,拂袖離去。

許貴妃一臉懵逼。

這是怎麼了?陛下怎麼就走了?

她說錯了什麼話嗎?

元康帝出了後宮,回到建章宮,心情依舊不見好轉。

他一臉氣呼呼,在大殿內走來走去。

今日是王少監當值,有心勸解又怕說錯話,於是一直沉默不語。

“荒唐!欺人太甚!”元康帝怒斥一聲,大殿內人人噤若寒蟬。

“陛下息怒!”王少監還是出了聲。

“朕如何息怒!三兩銀子鬧出的笑話,到底是在笑話定王,還是在笑話朕?依著朕看,分明就是某人在給朕下眼藥,指責朕吝嗇。”

顯然元康帝喜歡多思多想,一點小事也要往深處想,是不是有別的目的。

借三兩銀子,在世人眼裡是一出謠言,一則笑話。但是在元康帝眼裡,則是對他的控訴,是指責,也是示威。

瞧瞧你這個當皇帝的,親兒子連三兩銀子都要找人借,好意思嗎?

身為陛下富有四海,卻解決不了兒子三兩銀子的用度,這是恥辱,不僅定王丟人,皇室更加丟人。

而且,還是在得了好處的前提下,坐視親兒子沒錢花,過分啊!

元康帝用腳趾頭想,都能想到這出謠言一定是張皇后炮製出來的。

三兩銀子是不是真,不重要。重要的是,張皇后禁足未央宮也不消停,還要攪風攪雨,攪動朝堂風雲,人人都在議論此事。

此等魄力和行動力,令元康帝警惕,且心驚。

“傳朕旨意,賞定王銀千兩,金百兩,布帛百匹,另賜美人若干。”

頓了頓,他又說道:“朕對待子女,一向關愛有加。得知定王生活困難,豈能坐視不理。不過,定王坐擁兩縣地盤,若是連生活都成問題,必然是因為手中缺乏善於經營之道的人才。朕從不吝嗇人才,從少府挑選一二擅長經營之道的人,給定王送去。定王搞不定封地的事務,朕替他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