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必須給予補償。

回到建章宮,元康帝下了口諭,接著流水的賞賜被送到許淑妃面前。

元康帝在用這個方式表明態度,他會為許淑妃撐腰。

許淑妃笑了,笑得歡快,眼角卻有淚水落下。

進宮以來,不到一年時間,她順風順水,可以說基本上沒遭遇過像樣的打擊。萬事有陛下給她做主,仗著這份寵愛,她可謂是所向披靡。

就連薛貴妃都要避其鋒芒。

萬萬沒想到,進宮後遭遇的第一個重創,竟然來自定王,一個被厭棄流放,就藩封地,這輩子和皇位無緣的落魄皇子。

一擊之下,死了叔叔,死了弟弟,錢財也沒拿到手。

原來,宮鬥是要死人的。死的不是宮女太監,而是她的孃家親人,是她的背後助力。

這一錘,將她錘得頭暈目眩,打得暈頭轉向。

她以為有了陛下的寵愛,就有了一切。

沒想到,對方沒有陛下的寵愛,照樣可以收拾她,給她一個重重的警告。

“這就是世家底蘊和新貴之間的區別嗎?”

世家底蘊深厚,幾代人的積攢,不僅積攢了財富,更是積攢了人脈見識和手段,各種宅鬥宮鬥朝堂鬥爭從小耳濡目染,年紀輕輕已經習得其中精髓。

而她,說是官宦家庭,各種生活智慧還需自己琢磨,時不時還要走走彎路。

她咬著唇,“是本宮小看了天下人。以為張皇后被幽禁在未央宮,定王就藩封地,這對母子不足為慮,可以予取予求。

難怪,上次吳王劉璞發動御史彈劾定王和葉慈,會遭到薛貴妃的痛罵。可見,薛貴妃從不小看皇后母子。本宮也會吸取此次教訓。”

“薛貴妃獨得盛寵十幾年,直到元康十五年,也就是去年才真正贏了張皇后。可見,張皇后囂張多年自有底氣,這份底氣不是來自於陛下,也不是定王,那就只剩下張家。”

心腹丫鬟是個聰明的,知道舉一反三。

丫鬟是跟著許淑妃一起進宮,算是陪嫁。是許家特意培養出來伺候許淑妃,自有才智。

許淑妃連連點頭,很是認可。

“你說的沒錯,張家是張皇后囂張的底氣,也是定王敢斬殺叔叔和弟弟的底氣。”

“娘娘,陛下說此事是因為礦工暴動引起,為何娘娘認定是定王所為?”

許淑妃咬牙切齒,“一群泥腿子礦工,若是背後沒人鼓動,哪來的膽子竟然敢暴動。而且,既然叔叔和弟弟鬧得民怨沸騰,定王為何不趁機揭開此事真相,讓朝臣跟著鬧一鬧,將許家拉進這樁案子,這麼做才能得到更多的收益。

可他偏偏沒這麼做,必然是因為心虛,因為他有見不得人的事情,他怕蓋子揭開,自個會被盯上。由此可知,叔叔和弟弟的死絕非礦工暴動這般簡單,必定另有內情。

他以為糊住了個蓋子,本宮就不會記恨他,做夢。只要有機會,本宮定要將他扒皮抽筋。連帶張皇后一起,統統滾出皇宮。

一個失去權柄的皇后,有什麼資格繼續住在未央宮。

陛下也是糊塗,怎能如此寬容張皇后。薛貴妃同樣無膽,殊不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娘娘息怒!無論是定王,還是張皇后,都需從長計議,不可莽撞。無論如何,也要等到孩子出生再說。”

孩子出生,便知是男是女。

若是皇子,母憑子貴,許淑妃瞬間將擁有更多的助力。

甚至某些朝臣也會主動投靠過來,充當打手。屆時,許家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許氏一黨。

她也能結黨營私,也能盯著儲君的位置肖想一番。

想想都帶勁。

許淑妃輕撫腹部,“這一胎菩薩保佑,一定得是個皇兒。若得皇兒,本宮願意捐獻一筆香火錢,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感謝菩薩恩德。”

“娘娘這一胎定是個皇兒。民間都說肚子尖尖的,必定是兒子。娘娘的肚子就比較尖。”

“真的嗎?本宮的肚子略尖?”

“千真萬確,奴婢不敢欺瞞娘娘!”

紫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