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有人懷疑我們東家的誠信,真是豈有此理。”吳莊頭擼起袖子,“大傢伙說說,這些年我們莊子可曾拖欠更過一文錢貨款?可曾拖欠過誰的工錢?一個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們要是真不樂意,我們不勉強。都散了都散了。”

“別啊,不能散。吳莊頭你說吧,要我們怎麼做。”

“說吧說吧到底要怎麼做。”

“都願意種,是不是?”

“是!”

“過來排好隊,一個個登記領取種子。先說好了,種子賒給你們,待到秋收如數奉還。要是誰領了種子卻不種豆,而是自個吃了,那不好意思,連本帶利,兩倍利息。誰要是存了不還的心思,我勸他趁早打消,我們莊子的莊丁可不是吃素的。莊丁收拾不了你們,王府親兵總能收拾你們。”

任何年代,任何一個村落,都有偷奸耍滑之輩,整日裡想著撿便宜鑽空子,一說到勞作就這不舒服哪不舒服。俗稱懶驢屎尿多。

今兒聚集在莊子門口的這些鄉農,裡面肯定有偷奸耍滑之輩。

吳莊頭先將醜話說在前頭,以防將來翻臉被鄉親們指責為富不仁。

拿了種子,都得簽字畫押。

吳莊頭不忘提醒眾人,“都別急著走,一會讓你們看看稀奇。”

“什麼稀奇?”

“見過騸豬嗎?一會有刀匠騸豬,大家都長長見識。”

被騸過的豬,容易長膘,且羶味沒那麼重。此法早有,只是很多地方都沒推廣開。

天南地北,道路不暢,訊息蔽塞。

若無官方推廣深入鄉村,朝堂上換了皇帝,山溝溝裡面農人恐怕三五年都不知道此事。換了個皇帝都如此,更何況存在於民間的騸豬技能。

沒人刻意宣傳,也沒個對比,山溝溝裡面的人哪裡會知道騸豬有這等好處,長膘不說,還能去羶味。

當吳莊頭將騸豬的好處一說,鄉人們全都一副震驚的模樣。

不敢置信啊!

吳莊頭直接點了夏老漢。

夏老漢身為農閒莊的腦殘粉,自然要全力配合。

吳莊頭問他,“你家養的豬,是不是有股腥臊味?”

夏老漢點頭,的確有股很濃郁的腥臊味,這也是很多人嫌棄豬肉的原因之一。

“我記得過年得時候,你家大柱帶了幾塊豬肉回去,那是我們莊子上養的豬,可有腥臊味?”

夏老漢搖頭,“莊頭這麼一說,好像真沒有。反正味道很淡,比我們自家養的豬好吃。”

吳莊頭得意一笑,“之所以我們莊子養的豬沒有腥臊味,就是因為小豬仔的時候就騸了。”

“啊?”

“真的嗎?”

“吳莊頭可別騙人。”

“騙你作甚?這裡不止夏家一戶人家吃過我們莊子養的豬,大夥都說說,我們莊子養的豬是不是比你們自個養的好吃?”

“好吃是真好吃。可是,真的只要將豬仔一騸就能長膘去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