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人莫要著急,下官雖然沒有證據證明天煞孤星會禍害人,可是張大人也沒有證據證明天煞孤星對人無害。

既然不能確定天煞孤星究竟會不會禍害人,安全起見,自然不能讓天煞孤星進宮。萬一呢?萬一出了事怎麼辦?

下官知道張大人身為三殿下的舅舅,舅舅心疼外甥。可你同時還是朝廷官員,理應為設陛下盡忠。將陛下置於危險,你有何居心?”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因為捕風捉影的事情,就要將三殿下趕出京城,本官從未聽說過如此荒唐的事情。陛下明鑑,三殿下謙遜孝順,好學上進,實為皇子楷模。請陛下念在父子之情的份上,允許三殿下在京城開府。”

並非所有賜封爵位的皇子都會去封地就藩。

也有得寵的皇子,一直賴在京城不走的。這種情況,只要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不上什麼大事。

去封地有好處,但壞處也很明顯,遠離朝廷中樞,遠離皇帝,也就意味著遠離了權利中心。

這對於有抱負想要上位的皇子來說,簡直是致命的打擊。

你連權利的邊都摸不著,在朝堂一年一年下來人脈也沒有了,又如何能指望朝臣支援你上位,皇帝惦記著你的好?

唯有留在京城,才有機會在皇帝跟前刷存在感刷好感,才有機會拉攏朝中文武大臣替自己張目。

“三殿下若是真孝順,就該自請出宮離京,而不是留在宮裡。他一日不出宮,天煞孤星遲早要上京城完婚,屆時如何是好?一想到陛下或許會被天煞孤星妨礙,臣憂心如焚,寢室難安。”

臭不要臉!

張培申吹鬍子瞪眼,這是要逼死三皇子殿下的節奏啊!

“陛下……”

“張愛卿不要再說了,你的心意朕都明白。事關三皇子,朕自有主張,爾等不要過分。”

元康帝打斷了這場爭論,卻無法斬斷這件事繼續發酵,醞釀。

朝議結束,官員們紛紛上本,就一個主張,請元康帝賜封三皇子,三皇子儘早就藩。

奏本一籮筐一籮筐被送到宮裡,送到元康帝的跟前。

元康帝隨意翻看了幾本,便丟下了。

“他們是在逼迫朕啊!”

言語中卻毫無被逼迫的憤怒,唯有輕描淡寫。

方內監輕聲說道:“百官都是在為陛下著想。天煞孤星一事,老奴以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凡事就怕個萬一。”

“當年為葉慈批命的道士,找到了嗎?”

“回稟陛下,葉家人說當年批命的是個野道士,路過侯府門前。那會正值侯府風雨飄搖之際,野道士幾句話術就拿捏住了年輕的蘇氏,之後葉慈就得了個天煞孤星的名聲,被送往雲霞山。這姑娘也是命大,竟然活了下來,據說活得還挺好。當然,葉慈能活下來,青雲子居功至偉。”

“還沒有青雲子的下落?”

“目前還沒訊息。葉慈賜婚給三殿下,此事已經傳遍天下。青雲子若是聽到訊息,如果他真心疼愛葉慈,應該會回一趟雲霞山。”

“修道之人,恐怕沒那麼在意師徒情分。更何況葉慈並沒繼承衣缽,連基礎道行都沒有。”

元康帝輕視葉慈,因為葉慈就是個掛名道士,什麼本事都沒有。

他若是青雲子,也不會重視這樣一個天賦平平的弟子。

“你說康興發是不是被葉慈剋死的?”元康帝突然問了這麼一句。

方內監眉頭一跳,“陛下是擔心……”

“當年的野道士未必就是胡說八道,葉慈未必就是被冤枉。天煞孤星的命格,應該是真的。刑剋六親一事,等老三娶了葉慈,葉慈就是皇室成員,是朕的兒媳婦。克親,萬一妨礙到朕……”

話到這裡,方內監已經明白,朝臣那番話元康帝聽進去了。

不僅聽進了心裡頭,還開始琢磨起如何避開天煞孤星。

薛氏一黨的朝臣已經給了最好的解決方案,賜爵,就藩,到封地完婚。

從今以後,遠遠隔開,永不見面。

大殿內沉默。

此時,宮人稟報,三皇子劉珩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