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殿下跟著葉慈混久了,也變得口無遮攔,逮著什麼就說什麼。不好,不好!

……

寫稿子的事情,自有徐久治這位筆桿子代勞。

葉慈私下裡對徐久治說道:“徐大人放心,雖說殿下定了六四分的規矩,但在我這裡依舊是五五分。徐大人是正經讀書人,又是進士出身,必定對文化市場瞭解頗深。後續抄書販賣恐怕還要麻煩徐大人多多費心。”

徐久治高興啊。

誰說葉慈不懂規矩,他和誰急。

瞧瞧,多上道啊!

“葉姑娘有心了,有殿下的吩咐,此乃本官分內之事。”

“徐大人不嫌棄小女子想法怪異就行。另有一事請教。”

“葉姑娘請說。”

“賣書這事我也是頭一回操作,究竟是請人抄書省錢,還是印刷省錢,徐大人可否指教一二。”

“這得看書籍銷量如何?通常情況下,一本書出來,最開始都是請人抄書,比印刷更省錢。待到有了足夠的銷量,再採取印刷。”

“活字印刷不好使嗎?如果一開始就用活字印刷,會不會更省錢?”

“姑娘有所不知,活字印刷,質量堪憂。書坊老師傅都不愛用活字印刷,一是字跡模糊,二是難免會出現缺字少字的情況。還有一點,很多時候活字印刷比人工抄書還要設昂貴,唯一的優點就是快捷。”

原來如此!

她就說嘛,活字印刷出現這麼多年,市面上依舊流行人工抄書。

看來不解決活字印刷的缺點,這玩意就不能大規模推廣。

“如此說來,咱們這個寫書計劃,一開始也是採取人工抄書的方式。”

“正式!”

“能統一字型嗎?”

“市場有不成文的規矩,抄書一概用楷書。就算每個人寫字各有風格,大體上也不會相差太多。葉姑娘或許不知道,很多窮苦讀書人都是靠著幫書坊抄書度過最艱難的歲月。本官年輕那會,也曾日夜抄書,只為攢錢購買一本五經註釋。”

葉慈腦子一轉悠,“徐大人乃是堂堂進士出身,可曾想過將自身的考試經驗寫成書籍出售?”

徐久治突然有點尷尬,但還是解釋道:“葉姑娘有所不知,本官會試和殿試名次不太好,若是出書,恐怕無人光顧。唯有一甲,以及二甲十名內,他們的經驗才會受到追捧。”

葉慈頓時就充滿了好奇心。

她很想問問徐大人當年考試究竟考了多少名?如此難以啟齒,莫非名次很差?

她顧忌對方的面子,沒有當面問出來。

後來,她偷偷摸摸找劉珩打聽,才知道徐大人當年排名為二甲一百名之後,果然‘難以啟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