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我華夏古韻自在華夏(第3/3頁)
章節報錯
但曹操的回答是:“若天命在吾,我為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還軍洛陽。
當月,病逝於洛陽。
……
曹操的一生,在一幕幕場景之中展現出來。
這彷彿是一場電影,一個人的紀實電影。
只不過,這不是電影,這都是真實的。
在結束之後,伏君再度回到了鄴城孔雀臺上。
只不過,此時曹操也已經消失了。
四下空空,彷彿這是一座特地打造出來的道具城似的。
而此時的彈幕,格外的精彩。
“我感覺我是看了一場電影。”
“主播大手筆啊!那麼多的演員,這得花多少錢啊!”
“小小投資主播50塊,希望以後還能夠看到更精彩的直播。”
“曹丞相的一生,雖然我們很多都已經知道,但再度瞭解,依舊讓人唏噓。”
“如果赤壁之戰不敗,那天下會不會早一點一統?那是不是就沒有司馬家的事了?”
……
看到眾人討論的這個氛圍,伏君心中不禁感慨,如今的彈幕,比以前更能入眼了。
他此時向眾人說道:“諸位肯定會很好奇,我為何會和曹丞相談及建築的事吧!”
“是的,我就是因為大連東瀛風情街的事。那些無良之人,後來改為的盛唐小京都。”
“盛唐時期的長安、洛陽,也是繼承了鄴城的不少東西。人們只知道東瀛的京都是仿造長安,說什麼去了東瀛,能看大唐長安,這簡直是笑話。”
“大唐的長安城,準確而言,是京兆府。京兆府就是如鄴城一樣,中間一條軸線,分為兩半。左邊是長A縣,右邊WN縣。寓意長安萬年!”
“東瀛仿造之際,建造平安京,西邊直接取名長安,東邊取名洛陽,可謂是本事不大,口氣不小。”
“但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建好洛陽之後,發現長安因為地下有水,上面建造的房子陷落,長安根本沒有建成。”
“後來這所謂的洛陽也是毀於戰亂,是後來豐臣秀吉所建的。他建的洛陽,是一個個的町組成的,和中國古建築講究的九經九緯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今的東瀛那些所謂的古建築,不過是裝模作樣罷了!他們建築之上的椽子,是裝飾品,並非真正的建築,他們建築的屋頂,完全是個高帽,內部完全是腳手架。”
“要看大唐的古韻,何須去東瀛京都,更不需要去這些所謂的東瀛風情街,盛唐小京都。在我華夏可看的地方眾多,多去了解,我們的古韻,只在我們的國內,而非國外學的那些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