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陶陶信步走到每個火把處仔細觀察了下鐵底座,還試探性地按了按活動鉚釘,隨後“掐指一算”,說:“試一試吧。”

“試一試?”卞玉樹一驚,問道:“就這三下兩下大人就知道該如何破解機關了?”

樂陶陶翻了個白眼,回道:“我也只是猜一猜,不一定有效。”

“萬一無效怎麼辦?”

“涼拌。”

卞玉樹:“……”

樂陶陶背起手來,說話一套一套的,像個老學究。

“我數了數,這兒一共17個火把,也就是17個活動鉚釘,意味著可以按17個音。”

“17個音?何意?”

“意思是得在這17個音裡演奏一首樂曲。”

“啊?天下樂曲如此多,該演奏哪首曲子才是呢?”

“試試《鷓鴣飛》吧。”

“《鷓鴣飛》?為何偏偏是它?”

“沒什麼。”樂陶陶聳了聳肩,道:“因為剛才我睡著時恰好夢見了……夢見羽吹的就是這曲子。”

“夢……”卞玉樹與十八妹無語了。

“好了,別廢話了,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不就知道了。”

樂陶陶是個急性子。

於是卞玉樹和十八妹被分配一人負責五個底座,她負責七個,且聽她指揮在適當的時候按下活動鉚釘。

在此之前,樂陶陶用小刀刮下了牆上的白灰,使之在每個底座上都標記好一個數字。

“這符號是何意?”卞玉樹不解地問。

“符號?”樂陶陶聽到這話挺驚訝,忙說:“我這寫的是數字啊,不認識?”

卞玉樹搖了搖腦袋,“數字,大人寫的數字為何如此古怪?”

“我寫的可是阿拉伯數字好不好……”

樂陶陶剛說完便想起另兩人應該還未接觸過阿拉伯數字,便又重新寫了殷商時期使用過的甲骨文。

“這能看懂了吧?”

“懂了。”

這下樂陶陶可驕傲了。

得虧她在工作前曾去偏遠山區支教過兩年,當時教孩子們數學時就用專門一節課詳細講解過數字的演化。

備課時她費了老勁才把古人表達數字用的甲骨文給記了下來,沒想到如今派上用場。

“果然技多不壓身啊。”樂陶陶感慨不已。

她知道自己習慣“躺平”,多數時候是“書房用時方恨少”。

特別畢業後進了“鼎新世紀”,成天勾心鬥角,她早已忘了學習為何物。

倒是來了這,又是輕功,又是武學,以及毛筆字、水墨畫、文言文,挨個學了個遍。

甚至閒暇時她還跟商羽吹吹笛子,彈彈琴,無聊時又跟上官元對弈幾局,殺得她師父連連哭。

大半年過去,經過“訓練”樂陶陶“琴棋書畫”信手拈來。

“活到老學到老,沒錯滴!”她頓悟了。

而商羽與嫡公主走了,上官元馬上也要和小南成婚了,沒人煩她,她可以一個人清清靜靜過完這一世,在邊境為吳國盡一份力,守好國門,也算不枉此生。

更何況,養母董娘子以後出獄她得與她相依為命,再給她養老送終。

生命中除了愛情,似乎還有許多事值得她去煩憂,值得她去痛並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