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姬是徐娘子,樂陶陶的“姨媽”,侯爺是上官荀,上官元的繼父。

兩人能不能成,樂陶陶和上官元都沒有把握。

對於上官元安排的這場“相親”,效果是有了,但他繼父侯爺上官荀始終沒有鬆口。

他在擔憂什麼?從他的表現來看,他明明對徐娘子動了心。

現下三人在“水玉軒”開“茶話會”,商量著對策,哪知三夫人帶著一眾女眷闖了進來。

她們倒沒為難徐娘子,反而對上官元冷嘲熱諷。

什麼白眼狼養不熟,什麼野孩子沒良心,什麼侯爺看走了眼,吧啦吧啦一大堆。

上官元面色鐵青,憋著氣不做聲,酒就一杯杯往肚裡倒。

而樂陶陶呢,繼續嗑瓜子冷眼旁觀,身都懶得起,她倒要看她們唱的是哪一齣好戲。

原來有人把侯爺盯得極緊,把那夜在背街小巷倡倌裡,侯爺與徐娘子的私會通報給了三夫人。

不過,很有可能本來就是三夫人的眼線。

樂陶陶也打聽過候府裡的一些基本情況。

當然主要是侯爺的“婚姻狀況”。

即便樂陶陶的歷史成績不那麼好,但她也知道古代春秋實施的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

一位夫君只能有一位正妻,但是可以有若干個小妾。

徐娘子要求不高,只求有個安身之所,有個疼愛自己的男人,不動不動就把她賣到青樓裡去。

至於兒子,生不生得出兩說,上官元這個義子徐娘子是收定了。

一旦成事,這輩子她算是不愁“養老問題”了。

身為患難與共的朋友,身為一起浸淫在別人屎尿屁裡頭的“籠友”,反正來候府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幫個小忙,把這事兒給辦成,也是讓他師父有個彌補年少過失的機會。

只是侯爺那邊有點兒感覺是替繼子善後似的。

站在三房夫人的角度,且不說嫉不嫉妒侯爺多納一個人,就是替她們男人把關來講,上官元把徐娘子引薦給侯爺,的確有拉皮條之嫌,更像是利用侯爺。

不過侯爺的口味獨特,徐娘子這樣飽經風霜的尤物正對他胃口。

雖然她出身不高,還嫁過人,但是侯爺現在的大夫人也只是被扶上位的“續絃”,並非原配。

侯爺上官荀的結髮妻子是丁夫人,丁夫人與侯爺的母親同族。

她因無所出只能收養族裡的孩子為嫡長子。

這個孩子成了丁夫人的希望,結果跟著侯爺時戰死了。

丁夫人為此跟侯爺翻臉,和離了。

丁夫人走後,侯爺收了劉夫人做妾。

劉夫人雖然很得寵,但是無福消受,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殞。

兩個兒子也早逝,可謂是悲劇的存在。

後來侯爺便納了卞夫人做大夫人。

她爭氣,生了上官彰這個兒子,而且已經成年,地位不可撼動。

為此,侯爺不顧“無以妾為妻”的古禮,強行把卞夫人扶正為續絃正妻。

這時,唯獨徐娘子識大體,站了出來緩和氣氛,解釋道:“三夫人莫生氣,也莫責怪公子元,他也是沒辦法,都是妾軟硬兼施他才就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