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混沌的青靈,經過許久的雙修合修,終於勉強助力混沌我,成功踏入了三十一重天的法力境界。

到了三十重天往上,果真每行一步都需要莫大機緣毅力,能走通這一路的人,古往今來都不曾有幾位。

想必起來,斬卻三尸之路,可比這條路好走太多了。

有道祖的感悟,有七位走通了這一條路成為聖人的存在。

但青靈不後悔,仍舊繼續堅持這條路。

即便,三清走在了他前面,即便西方二聖走在了他前面,青靈心中也並無失落遺憾。

當青靈迴歸洪荒之內,得知六聖皆已歸位的訊息後,心中淡然。

這一點,他和老子的想法,都很像,他們都認為自己註定會達到那一個高度,只是快一步慢一步的區別。

想想吧,當年比青靈更早出世的諸位大能老祖,心中才會落寂。

比如歸隱的西王母,曾經站在仙王之位,受萬仙敬仰,如今只能看著他人成聖證道。

比如鯤鵬,即便捨棄了他自己的路子,走上三尸道,甘願自棄輩分聽道紫霄。

又比如如今身在天外的神逆屍身、鬥姆元君、等等一眾比青靈更早出世,揚威太古的活死人,他們不都尚未證道成聖嗎?

修道之路,當要有一顆道心,對於大道的執著之心,若因此便心生憤恨嫉妒,抱怨不平,那才是真的修為尚未到家。

青靈悄然回到洪荒,如今的洪荒熱點,都在六聖與巫妖之上。

東荒的建木,倒是少有人再關注了。

當然,心中對東荒的忌憚可不減分毫。

青靈站在建木三十二重天的高度上,看著眾生,天地,山河,陷入久久的沉思之中。

他離混元境界,很遠又很近,只要再破一重天,踏入三十三重,青靈就已經有了成就混元之機。

但是,何時突破,如何突破,能不能突破,每一步都很關鍵。而且有這個機會卻不代表著一定能踏入混元,若無天時地利人和,若無機緣造化,只有一成機會!

這就是為何當年祖龍即便達到三十三重天境,道祖達到三十三重天境,都沒有就此突破的原因。

青靈元神中推演無數的可能與結果在他腦海中交織,判斷著每走一步便有不同的結果。

道有無數種,法便也有無數種。

道,分很多種。有修身感悟於心的諸多神通大道,如五行、生死,力、混沌、毀滅等等。

如今又分兩種達到神通大道的路,道路的道,分為古大能的道路與鴻鈞斬三尸的道路。若將來青靈成就混元,那就又會多一種,稱為三生道路。

道路是方法,神通大道是終點。

至於另一種道,天道、地道、人道、天地意志的大天道,則是在達到神通大道的終點後,每一位混元或聖人的立場、志向、抱負,是他們個人的理想選擇。

如洪荒算上鴻鈞,一共出現七位聖人。

鴻鈞修得神通大道是時間大道,走的路子是自創斬三尸,他的選擇是大天道,故而他合身大天道後,洪荒完整,這才演化出了大天道之下的天地人三道。

女媧修得神通大道為造化大道,走的亦是三尸的路子,她選擇的同樣是大天道,是為大天道聖人,又或者可稱之天地意志的聖人,即是天地聖人。

老子修得神通大道為太極陰陽大道,並不是一種,可老子卻把它融歸到了一種道中。走的也是三尸路子,選擇的也是大天道,故而同樣為天地聖人。

元始修得神通大道為真靈大道,走的也是三尸路子,選擇的卻是天道,真靈寄託於天道之中,大天道之下三道中的天道,故而稱之為天道聖人,而他所立闡教,所倡導的順天之道只是他選擇天道立場的一種表現。

通天修得神通大道為劍之大道,走的也是三尸路,選擇的卻不再大天道和天地人四道之中,他只作為自己而行意,故而他的截教,他所倡導的人定勝天,皆是以自我為中心。

接引修的是夢幻元神神通大道,也不是單單一種神通大道,走的仍是三尸路,選擇的立場也不在四者之中,只為佛門行事。

準提修的是渡化因果神通大道,也是多種神通大道,走的還是三尸路,選擇的立場與接引一般無二,只是同一立場中有稍許不同,接引為佛門內行事獨修佛道,而準提則是堅持向天下廣傳佛法,渡化眾生。

除此之外,還有道與佛,兩條道。這便是神通大道的另一種分類,是教化理念的不同,也歸於神通大道之內。

這便是六聖的神通、大道、立場差別。

至於說神通實力相較,六聖不分高下,只分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