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一個凡人登山,一步步走上去。

一日又一日的登山。

日出而登山,日落而棲息。

每逢月亮高懸天穹時,青靈就會盤膝而坐,牽引太陰月華。

即便他以天地大能的手段牽引月華,百年都難得一絲光陰之絲。

從前他所用的光陰只是法與神通的階段,而不入道,只能算是皮毛,繼續走下去只會是小道的高度,走到今天路就封死了。

他不是主修太陰,所以他無法破小道而併入大道。

青靈每日行走,每日吐納月華。月華在體內逐漸積累變得厚重,變成了一地月華晶露,它的效用已經堪比帝流漿,可開靈啟智,靈氣濃郁無比。

但這一滴太陰晶露又遠勝帝流漿,因為它是天地大能百年苦修月華而成之物。

一滴滴太陰晶露積累起來,隨著青靈登山越高,積累越多。

一日日,一年年,百年,千年,萬年,十萬年,一元會……

足足兩個元會,青靈才走到了第三重天的高度。

但他體內太陰晶露已經要發生了質變。

這一日,是萬年難得一見的至陰月圓之夜。

青靈早已盤膝坐下,和身沐浴月光中,青袍都仿若成了白袍,映襯的青靈越發清冷而玉潔。

青靈頭頂三尺之上,有一條拇指粗細的水流,誇張稱之為太陰露河,繞著月亮旋轉四方的順序轉動。

天穹月華越來越盛,潔白月光自億萬高空墜落,傾洩不周之軀。

神光浩瀚無垠,不周世界化作了一片暗白世界,如一湖水,橫空而顯。

青靈盤膝而坐,仿若坐於月湖面上。他頭頂的太陰露河纖細無比,卻化而成蛇,一頭扎入了這池湖水,狂吸月華。

太陰露河逐漸漲大,月華之光灑照青靈頭頂元神。

元神小人走下頭頂,一步步漫步月湖,月湖之水在他腳下生出道道漣漪,是水波漣漪,又是光的漣漪。

道道光之漣漪興起,元神小人只覺得通體陰冷,即便身為地道之主,有大陰之道護體,可面對太陰之華還是遍體寒霜。

但元神小人仍舊一步步走向前,走向月光出來的地方。

同時,月華之湖逐漸被太陰露河吸收,河水流動潺潺,月亮下的道人,月亮下的靜湖,一切都陷入了一個靜。

唯有小人邁步無聲,水蕩無聲,這是太陰的世界。

太陰普照下,元神小人在走了一萬三千步後,終於走不動了,被凍在了原地。

小人飛快後退,退回了溫暖的肉身,驅散寒霜,重歸道軀。

青靈起身,一招手,已經長大的太陰露河飛身而歸,猶如一條白蟒盤旋纏繞著他的身軀。

青靈仰首,月華傾灑鎖骨之上,髮絲三千垂落,白蟒纏身,太陰之力繞體,可終究還是沒有誕生純正的光陰之絲。

青靈嘆息一聲,漫天月華也恰好到了時間,紛紛褪去。

太陰露河收縮歸來,化作一條小白蛇被他收入了袖中。

一次不行,那就第二次,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