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離間之計(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且心胸狹隘,沒有容人之能。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萬一,郭圖和逢紀,其中確實有人通敵呢?
萬一,他們已經洩露了軍國機密,後果誰能負責?
思慮再三,袁紹索性將他們全都關押起來,細細的審問。
得知這一訊息的曹操,緊接著又以郭嘉的名義,寫了一封信,投到了逢紀家裡。
信中大體上是說,郭嘉與郭圖,既是同鄉,又是同族。二人之間的來往,不過是敘敘舊,論論交情而已,根本沒有牽扯到軍國機密。
其中,郭嘉更是央求逢紀,萬不可因為他和郭圖同鄉同族,就誣告他通敵。他實在是河北鄴城的忠臣、良臣。
最後,曹操更是拿出了大量金錢,送給了逢紀,以此作為贖出郭圖的補償。
逢紀已經被袁紹關了起來,他的家人正想盡辦法,誓要助他脫困。
如今得了這封信,以及隨信而來的金銀,當真如同救命稻草一般。
逢家二話不說,直接拿著書信,找袁紹告狀去了。
“主公,郭圖與郭嘉必然有所勾結。不然,曹賊怎麼會為了救他,拿出這麼多錢來?而且,您別忘了,郭嘉和郭圖,既是同鄉又是同族!”
袁紹盯著書信,表面上無動於衷,甚至還雲淡風輕的笑了起來。
“此曹賊所用的離間計,你們萬不可互相傾軋,袁紹心中自有決斷。”
然而一扭頭,他直接命人去郭圖家裡,仔細查抄,看看到底有無書信來往。
書信沒找到,卻找出許許多多數不盡的金銀。
其實,那些金銀,大多都是郭圖貪汙而來的。可逢紀為了脫身,一口咬定是曹操送的。如此,郭圖更加洗不清了。
郭圖之後,曹操又揹著荀彧,以他的名義,給荀堪寫了好幾封信。
荀堪是荀彧的兄弟,更是袁紹帳下的首席謀士。
他的一舉一動,自然會受到袁紹的注意。
書信剛剛送到荀府,立馬就有人到袁紹處告密去了。
比起郭圖來,袁紹對荀堪的疑心更重。
他可是荀彧的親兄弟,若說朝堂之中誰最有可能通敵,荀堪首當其衝。
但礙於荀堪的身份,袁紹沒法當面指摘,便悄悄的架空了他的權利,把逢紀等人給提拔了上來。
袁紹帳下,審配專而無謀,好權利卻沒有謀略;逢紀果而自用,獨斷專行且剛愎自用。
二人主持大局,每天都爭鬥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