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天下大勢(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既然要保曹丕,那就等於再說,許都大業,以後還是要落在曹丕頭上。
弒兄忤逆的賊子,不僅沒死,以後還有機會接管大業?
龐統絕不認同。
好歹,他也讀過幾年聖賢書,好歹,他也做過幾年教書先生。
雖說,自己偶爾也會逛逛青樓,找找妹子,也會心存貪念,有些瑕疵。
但這是一個正常人應該有的心態,長兄為父長兄為父,他身為人子,絕不會殺害自己的大哥,更不會指使自己的幼弟,去逼迫王氏一家滿門。
因此,龐統直接辭了職務,到淮南揚州一帶,找程陽去了。
如今的天下大勢,臥龍入了蜀川,冢虎歸了江東,鳳雛離開曹營,以私交好友的身份,跟了程陽。
許都因曹家兩子奪嫡,突然間陷入到十分尷尬的地步。對鄭地窺視依舊的袁紹,也終於忍不住蠢蠢欲動了。
江東孫家,在經歷過孫策遇刺、徐州襲擾的寒冬之後,也漸漸緩過了一口氣。
幼主孫權,及他手下的一眾老臣、老將,在聽取了賈詡、司馬懿的建議後,決定派太史慈、甘寧,率大軍向南、西南方向拔寨掠地,收取百越、閩浙之地的蠻人,以作為江東發展的後方根基。
至於劉表、張魯、劉璋等人,還在觀望。
他們從曹操宛城之戰時起,就一直在觀望,觀望來觀望去,腦子整天轉的飛快,可實際上,一點用都不沒有。
在孫權、袁紹、賈詡、孔明,等等眾人,都已經意識到諸侯間的大戰即將到來時,荊州、漢中、蜀川那幾位,卻始終看不清形勢,始終不知道究竟該乾點什麼。
也就在這個時候,我們親愛的劉跑跑同學,終於從河洛之地一路借糧借錢借人馬,借到了毗鄰漢中的子午谷。
當然,所謂的“借”,實際上就是搶。
亂世當頭,他帶著八千人馬,找誰借糧?
誰敢借給他?
而且,劉備借了又不還!
今天到了一個地方,先問問清楚,哪裡有狗大戶,先去派人打個招呼。
倘若對方人少好說話,那劉備也不為難,要點糧食打個欠條,拍拍屁股就走了。
倘若對方人多脾氣爆,他劉備也不會去找不自在,能打過,就去打。打敗對方之後,把糧食全都弄走,依舊說是借的。
倘若打不過,那也有辦法,反正天下分崩已久,百姓家中,大多沒有餘糧。他劉備就學了黃巾軍那一套,每到一處,便宣揚一處。
說什麼漢室傾頹、奸臣當道,天子受困許都、大漢國將不國……
反正說到最後,總離不開兩個意思:我們的糧食,都被貪官汙吏給搶走了!哪怕大夥交的租稅,最終也落到了奸臣手中,天子一分錢都見不到。
我們要把糧食給搶回來,不然,不僅我們會餓死,天子也會被奸臣給害死。我們要自己組織起來,既保護大夥的糧食和女人,也要等哪一天,去都城保護天子的安危。
雖說,劉備話語裡的意思,實際上就是挑動百姓跟著自己單幹。
可他說的委婉,說的又好聽,彷彿他們這些四處搶糧借糧的兵馬,才是大漢的正義之師,那些守在城池之中,坐擁郡縣的太守刺史們,全是大漢的敵人。
如此一來,劉備和他的手下不僅沒有餓死在荒郊野嶺,反而越混越有姿色。
以前,他要麼看呂布的臉色行事,要麼看袁紹的臉色行事。
現在好了,他誰的臉色都不看,別人還得看他的臉色。
寧為雞口,不為牛後。
真正當家做主了,劉備方才意識到,這種感覺到底有多過癮。
眼下許都出了亂子,而袁紹一心一意的盯著許都,沒人管劉備了。
他看了看子午谷,覺得此地太過兇險,便決定繞道祁山,往蜀川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