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主公,我寫的好嗎?”吟誦一段,程陽便笑眯眯的向曹操看去。

“好!非常的好!這種感覺就像,就像曹某自己寫的一樣,實乃曹某的肺腑之言!”

【哈哈,笑死我了,抄的就是你的,能不是你的肺腑之言嗎?】

【等會兒,你不僅覺得是自己的肺腑之言,甚至,就是你的人生寫照。】

嗯?

聽到這幾句,曹操就納悶了。

我沒寫過呀,這小子怎麼說是我寫的?

奇哉怪哉,難道他的意思是,這首詩是送給我的?

不等曹操思慮清楚,程陽又接著誦讀道: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一聽之下,頓時大為震驚。

這小子,果然是天下奇才!

怎麼一首詩,竟,竟把曹某隱匿多年的心裡話全都吐露了出來。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寫得好,寫得極其的好!

不僅曹操萬分感慨,孔融、禰衡,也都大驚失色。

二人聽說過程陽的詩句,但並沒有親眼所見。

此時看他不過隨意賣弄,寥寥數語,竟能寫出如此蒼勁有力、嗚咽悲愴的千古名篇。

真乃世所罕見!

“服!孔某心服口服!敢問程公子,此詩中的老驥與壯士,寫的是誰?”孔融雙手一抬,鄭重其事的問道。

他自然清楚,程陽不過十七八歲,還沒到老驥的年齡。

他詩文中的意象,自然另有所指。

程陽並未直接回答,反而看向了曹操。

【既然是阿瞞的詩,那毫無疑問,指的就是阿瞞了。】

【孔融孔北海,傲氣是有的,只是才華嘛,與阿瞞比起來,差的可不是一丁半點。】

【估計,也就和亮亮同學半斤半兩,遠遠不如曹操與黃月英。】

嚯,嚯嚯……

曹操心裡,別提有多美了。

他真想讓程陽當著眾人的面,把剛才那番話給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