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所主持的司空府,既是大漢的權利中心,也是朝堂上的行政核心。

其不僅牽扯到國計民生,甚至也包括百姓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

程陽身為司空府長史,指責之重顯而易見。

他開啟書卷第一頁,上面赫然寫的是:“鹽價告急!”

【鹽價?告急?】

【什麼個意思?莫非,鹽價瘋漲?】

曹操抬頭看了看他,不由得嘆了口氣,“其實,自打郭軍師攻取青州以來,許都鹽價一直瘋漲。現在,已經漲到每石五千錢。”

古代施行鹽鐵專治,鹽和鐵,都由官府專門派人管理。

當然,鹽的價格比現在要高得多,但,總體上還沒到離譜的地步。

畢竟牽扯到國計民生,官府賣的鹽,一般都是平價鹽。只是因為缺口巨大,薄利多銷,所以每年的鹽稅相當可觀。

同時,也因為誰都得吃鹽,所以私鹽猖獗。

但私人制鹽,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有些人造出來的鹽,甚至是毒鹽。

兩漢時期,就曾出現過一樁慘案。

某地村莊的村民,因為購買、食用同一家不達標的私鹽,結果導致群體中毒,造成數百口百姓全部毒死的慘狀。

然而,鹽這種東西,誰都離不了,所以大家都沒辦法。

就比如許都這種狀況,一石鹽五六千錢,除非大戶富戶,基本上都要叫苦連天了。

《後漢書》記載,東漢安帝時,名將虞詡被任命為武都郡任太守。到任時,谷價每石一千錢,鹽價每石八千錢。

他治理了三年後,武都郡家家富足,人人豐裕,米價降到了每石八十錢,鹽價降到每石四百錢。

由此可見,鹽價能漲到五六千一石,基本上是平時的十五倍。

算明白這個賬,程陽心裡不由得咯噔一下。

【五六千一石,好傢伙,怎麼會這麼嚴重?】

【那許都的百姓,有多少人能吃得起?】

聽到程陽的心聲,曹操直接提示道:“其實,最初幾天還好,畢竟誰家裡都有鹽罐,多少都能存點。”

“可隨著時間慢慢推移,鹽也快吃光了,眾人這才反應過來。”

程陽點了點頭,問道:“那,鹽價瘋漲的原因是什麼?具體從什麼時間開始的?”

曹操想了想,答道:“具體時間,大概就是在軍師發兵青州之後。不過,那時候是因為戰爭,鹽價漲點也正常。直到冀州也到了咱們手裡,河北派人來言和罷兵,鹽價才開始暴漲。”

【這麼古怪?罷兵之後,鹽價暴漲?】

【按理說,不該是打完仗了,物價都要回歸平常嗎?】

“那,主公,你可知道鹽價為什麼瘋漲?”

曹操哼哧一笑,“為什麼?沒有鹽了唄。不知為何,最近一段時間,許都也好,兗州也罷,甚至是襄陽、洛陽一帶,食鹽都極為稀缺。而且,不少鹽商都拿不到鹽了。”

古時候,食鹽雖然由官府管制,但並不是全盤包辦。也有許多私人的鹽場、鹽商,負責製鹽、賣鹽。只是,他們都需要官府認證。

許都自己不產鹽,它所用的鹽,一部分是從徐州、揚州運來的,一部分是從蜀川、巴郡運來的,還有最大的一部分,是從河北運來的。

徐州、揚州一帶,因為沿海,產的都是海鹽;蜀川、巴郡一帶,也就是現在的自貢,產的都是井鹽。

至於河北,則是長蘆縣一帶,出的也是海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