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嗯?”

再聽到前四句的時候,評委還不以為意。

可當李想念到後四句的時候,評委渾身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他連忙拿起紙筆,對李想說道:

“麻煩您,再念一遍!”

評委也是個愛詩之人,突然見到這麼好的詩詞,哪有放過的道理?

在李想的口述中,把這首煩憂完整的抄寫了一遍。

評委彷彿忘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看著煩憂,嘴裡不停的碎碎念著,臉上的表情異常複雜。

李想微微一笑,評委這種狀態他也理解,畢竟這可是戴望舒早年的經典代表作啊!

文學社裡。

龐風的狀態和評委如出一轍,在劉峰的再三呼喊下,他才回過神來。

“龐老師?您看這首詩該怎麼賞析?”

“賞析?”龐風拍著大腿道:

“對,對,還要賞析!”

【大佬呢?大佬怎麼不解釋了!】

【評委都看傻了眼……真有這麼好嘛?】

【我靠,我服了,刀神這腦子到底怎麼長的?】

龐風連忙打字道——

【龐風:李想這首詩,算的上是將現代詩和古詩詞融會貫通了!】

【龐風:煩憂繼承了傳統秋的意象,以秋比愁,以愁比秋。秋成了‘愁’的代名詞。】

【龐風:這首小詩最大的特點,便是其迴旋復沓的複述式結構。詩的前兩段,彼此句子完全一樣,只是在句序上完全倒了,但讀來仍自然順暢。】

【龐風:全詩字裡行間瀰漫著綿綿不斷的思念之情。作品的複述式結構,旨在在強化這種感情的表達,讀完給人一種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無奈!】

【龐風:這首現代詩的每一行詩句都是勻齊的,而且每一行詩句都有四個音尺:三個‘兩字尺’和一個‘三字尺’,這就造成了平穩、舒緩、和諧的節奏感、韻律感,特別適合朗誦,讀起來朗朗上口!】

【我就說嘛,我也是這個意思!】

【哦~~原來是這樣啊!】

【大師我悟了!】

【大佬不愧是大佬,刀神寫的詩,沒有大佬翻譯我都看不懂!】

【嘿,真是奇了怪了,刀神寫的每個字我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我就不理解了,沒想到我看中文還有需要翻譯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