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穿著樸素的古箏大師看向劉泳希,怎麼看怎麼滿意,對眾人小聲說道:“我們這次沒白來啊。”

“是啊,沒白來!”

開會耽誤幾天的功夫算什麼?

年度大會年年有,流程眾人早已習以為常,談論的不過是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哪有親眼看著民樂的孩子們練習,為他們指點迷津來的重要?

一曲奏畢,連高天也自發的為他們的表現鼓掌。

唯獨李想皺著眉,好似發現了什麼端倪。

他左看又看,目光盯上了高老。

高老笑問道:“李想怎麼了?還有什麼問題嗎?”

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的目光都匯聚在李想身上。

按理來說,這首民樂合奏的逐日有了編鐘加入,已經是十全十美的事情了,連高老都覺得十分滿意了,怎麼李想反倒不滿意?

李想走到高老面前,撓了撓頭,解釋道:“我覺得在編鐘前奏和正式合奏之間的這段空隙裡,還能加入一點元素。”

“哦?”

高老來了興趣,問道:“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我是這樣想的在這個空擋中加入詩詞元素或許還可以錦上添花一番……”李想將自己的看法說出來。

高老沉吟片刻後點頭道:“你說的加入詩詞元素,緊跟在編鐘後面,確實是一個巧思,你打算讓誰上呢?”

李想聳了聳肩:“那還能是誰啊,在場沒有比您更合適的了!”

“我?”高老指著自己,神色有些愕然。

李想思路清晰的解釋道:“編鐘開場帶來的歷史沉澱感和厚重感不能消失,所以我們這些年輕人肯定不行,而讓其他人來的話,比如讓華會長上,可他是目前還是在文娛一線。”

“一場少兒普及音樂會的規格還擁有比賽性質,讓華會長上場,不贏還好,一旦真的贏了,恐怕會惹得許多人的風言風語。”

高老聞言十分贊同,李想算是考慮的十分周到的。

李想接著說道:“而您已經金盆洗手退居二線了,就算您上場也是符合參賽要求的,他們挑不出毛病,更何況編鐘之後,配上您雄厚的嗓音,簡直絕了!”

高老被眼前這個小輩誇獎的哈哈大笑。

難得啊!

難得有小年輕,敢讓他出手幫忙,說話還這麼好聽的。

其他人要不就是忌於他的身份,要不就是忌於他的地位,一個個在他面前說話都一板一眼的,好生無趣!

哪像人家李想,有什麼訴求就說出來,這樣不是很好嘛!

“我答應了!”高老點頭道:“可你只是說讓我念詩, 說多好多好,你這詩在哪呢?”

李想微微一笑,要詩這還不簡單?

他咳嗽一聲輕聲唱道:“掩抑大風歌,裴回少年場。誠哉古人言,鳥盡良弓藏。”

眾人:“!!!”

高老和華英龍仔細琢磨著這兩句詩,心裡驚駭莫名!

這……這就有了?

不愧是古詩詞分榜的無冕之王,比之七步成詩也不遑多讓啊!

高老回過神問道:“這詩,不對吧?”

“怎麼琢磨也不像一首完整的啊?”

華英龍追問道:“是啊,李想你別賣關子,快把完整的詩詞念出來給大家聽一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