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提議,得到了眾人的一致好評。

在李想的帶領下,眾人前往教室。

半路上。

華英龍語帶唏噓,跟周遭的同伴解釋道:“這所民樂學院,原本是贛省第一家民樂改革試點學院。”

試點……

怎麼個試法,眾人心知肚明。

一旦試點執行,那可就是刨民樂的祖墳啊!

一個分類沒有了自身的培養體系,沒有了傳承,那離沒落也就不遠了。

說完沒多久,華英龍發現同伴的情緒都不高,連忙找補道:“哎呀,這事還沒確定下來呢,說實話,衛老心裡還是向著我們的,只要我們自己爭氣,奎風想要吞併民樂可沒那麼簡單!”

李想也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笑著附和道:“是啊,我們既然能鬧出一次動靜,就能再鬧出更大的動靜,遲早會讓更多人重新喜歡上民樂的。”

眾人強提精神,點頭稱是。

走到一樓階梯教室外。

民樂樂隊的合奏正在劉泳希的帶領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各色民樂的樂器音飄蕩到了室外。

李想本來想直接開門將這些民樂大師請進去。

熟料。

高老擺擺手,對李想小聲說道:“先別驚動這些孩子們,我們先聽一會。”

李想心領神會。

眾人依靠在牆壁上,側耳傾聽著樂隊的練習。

高天聽著民樂的樂聲還能迴盪在大學之中,如飲瓊漿一般,止不住的點頭。

半晌。

他拍了拍李想的肩膀,小聲詢問道:“李想,你們練習的這首曲子是逐日吧?”

“是的。”李想回頭問道:“高老,您覺得他們合奏的水平如何?”

民樂樂隊這次音樂會上臺表演的曲目為逐日。

樂曲沿襲了原神話故事的情節發展結構,分“夸父逐日”“夸父渴飲”“夸父之死”“夸父重生”四個段落,也分別喻示對應了人的“生命追求”“生命能量”“生命之困”和“生命意志”。

在採用F調五聲定弦和常用演奏技法的基礎之上,作者又試圖突破它們帶給人們的固有印象,希望在承襲“傳統”的同時,也能夠帶來一種新的語言形象。

這首民樂合奏曲算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普通人咋一看不知道,但一聽就耳熟的曲子。

高天再度側耳傾聽了一會,眉頭微皺,猶豫道:“聽得出來,孩子們是下過苦工的,可惜還不太夠。”

李想笑道:“那就更需要您各位的指點了。”

“時間緊,要不咱們還是抓緊時間吧?”

“也好!”高天點了點頭。

李想推開門,將大師們迎進來後,對傻楞在原地的眾人解釋道:“這些都是民樂大師,想必你們都不陌生吧!”

“我當然不陌生!”

“我的天,民樂協會會長?”

“我不是在做夢吧?高老師都來了?我爸可喜歡他了!”

學員們興奮不已,大師們又豈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