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收編四大樂評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想現在家大業大,我們惹不起,有多少曲爹一聽說是給你寫歌,而且是特地針對李想都一個個拒絕,我舍下這張老臉來才幫你求來這個曲爹為你做歌,你就給我鬧出這種大笑話,你真刀真槍跟別人幹不過,我不怪你,你他媽的不要搞一個舞臺事故出來啊!”
“你第一天當藝人啊,你他媽當了十幾年了呀,你心裡有沒有點數啊,就你這樣,你別說獲得這一期《誰是歌王》的冠軍,季軍,亞軍了,你能不能重新回到上游區都不一定,老子真是瞎了眼,在你身上壓了這麼大的注!”
說實在的,情歌天王周亞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和天后華青衣對於鼎盛娛樂的重要性一樣,情歌天王周亞星是星空娛樂的金字招牌,是那隻會下金蛋的金雞,董事長高鵬一向是好言以對,可現在呢,董事長高鵬正指著鼻子罵情歌天王周亞星。
情歌天王周亞星卻一言不發。
十多分鐘之後。
董事長高鵬罵的口乾舌燥,直接舉起紅酒杯,將杯中的紅酒一飲而盡,隨後扯了扯領帶,坐在沙發上質問道:
“怎麼啞巴了,問你話呢!說話!”
就在這時,情歌天王周亞星腦海中思緒萬千,這一路走來,他內心都在糾結究竟要不要告訴董事長高鵬十多年前他和周傳芎之間的恩怨,不過現如今如果說有誰還能救自己的話,除了董事長高鵬也沒別人了。
想到這裡,他抬起頭,嗓音乾啞的說道:
“董事長高鵬,對不起,不過事出有因,你聽我解釋!”
情歌天王周亞星將他和周傳芎十多年前的恩怨糾葛一一說明,並說出了在比賽通道口他和周傳芎之間的對話,才導致他精神最後崩潰的原因,這也使得他登上比賽舞臺後出現了舞臺事故。
沉默良久。
董事長高鵬將手中的雪茄直接碾滅在紅木桌面上,抬起頭,一字一句的質問道:
“這麼重要的事情,為什麼你不早告訴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你不懂嗎,如果早知道的話,他哪還有今天,我早就把他碾死了,他也不會這十多年還在娛樂圈,靠著一招鮮混飯吃,你就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說白了,咱們共患難都十多年了,你加入星空娛樂就是從你出道第二年開始,這麼多年我就算一塊石頭也該捂熱了,沒想到你對我還是藏著掖著!”
“這麼多事情沒有告訴我,那到現如今出了舞臺事故,你成了笑柄,就打算拿這些話糊弄我嗎?”
情歌天王周亞星長嘆一聲,說道:
“董事長高鵬,實在對不起,我沒有想過,他真的還能翻身,我以為他一輩子都會是一條鹹魚,只知道他真的鹹魚翻身了,最開始當他抱上李想大腿之後,我其實沒有過多在意,可是後來其實他的實力一步一步提高,對我的威脅一步一步增大,我又不敢告訴你這些話,就這麼拖著拖著鬧到了今天這副局面!:”
董事長高鵬見狀再次取出一隻高腳杯,倒了半杯紅酒遞到情歌天王周亞星的手裡,給自己倒了一杯滿滿當當的紅酒,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我之前罵你罵的太難聽,你別放在心裡,實在是愛之深,責之切,你的地位對於整個公司而言有多麼重要,心裡應該是有數的,我們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希望你能夠獲得更好的名次,自從你參加這一季《誰是歌王》比賽以來從來沒有變過,即便事情發展到如今這一地步,我也從來沒有改變過我內心的想法,可是事實既然已經如此,那麼或許我們也要做一些改變!”
“在你坐車前往星空娛樂這半個小時的時間裡,全網對於你的嘲笑和輿論發酵經鬧得不可開交,這不是一個公司可以壓得住的!”
情歌天王周亞星揚起頭,一口氣將杯中的紅酒喝的一乾二淨,隨後開口道:
“這些道理我都清楚,鬧到現如今牆倒眾人推,落井下石的人太多了,光靠我們一方輿論根本平息不了!”
“明白這個道理就好!”
董事長高鵬接著說道:
“所以我的意思是,既然有這麼多人正在剪輯你出舞臺事故的影片,做鬼畜,那我們也就順水推舟,也剪輯這些影片,而且在之後的採訪當中,你要不避諱談及這些問題,下一期《誰是歌王》的比賽主題經歷已經出爐了,我會親自帶著你去找曲爹,你們坐下來好好商量一下,把這首歌做到最好的地步,下一期《誰是歌王》的比賽,爭取獲得一個好的名次,留給你翻身的機會不多了,雙管齊下,黑紅也是紅嘛,接下來這一段時間,網上關於你的輿論討論或很激烈,有些人說的話也會很難聽,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情歌天王周亞星長出一口氣說道:
“我明白,我心裡有數,我會做好我分內的事情,剩下的您全權負責就好!”
董事長高鵬聞言重重點頭,隨即將杯中滿滿一杯酒,分給情歌天王周亞星一半,兩人碰了碰酒杯,一飲而盡。
夏天的夜,久違了一天的涼風終於輕撫著大地,帶來了一絲久違的涼爽。
樂評人劉文刀,樂評人祝詩山,樂評人齊不許,樂評人蕭規隨,正坐在燒烤攤前吃著小龍蝦。
他們今天針對情歌天王周亞星做出的那番舉動近乎撕破臉皮,已經徹底的和情歌天王周亞星以及情歌天王周亞星背後的星空娛樂決裂,視同水火,關係鬧僵擺在明面上,不過他們卻沒有一絲擔憂,因為這份投名狀擺在明面上,也讓李想看到了他們四個人的態度。
在比賽結束,李想準備乘車離開之際,他們也上了保姆車,和李想進行過一番交談。
可以說樂評人劉文刀,樂評人祝詩山,樂評人齊不許,樂評人蕭規隨這四位,在某種程度而言已經被李想收編了。
就像報刊和自媒體是兩個時代民眾發聲或者官方發聲的喉舌一般,在娛樂圈而言,特別是歌手這個職業而言,樂評人就相當於那個喉舌。
收編他們四個人,在以後李想或者點子娛樂公司旗下的藝人發歌之際,他們幫著宣傳宣傳,點評點評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當然這種收編,並不是說把他們四個真的簽約到公司裡面,那樣的話,成什麼了?
那大傢伙一看不就知道這四個人說的話不公正,所以李想和樂評人劉文刀,樂評人祝詩山,樂評人齊不許,樂評人蕭規隨,合作的方式實際上只是一種私底下的合作。
在某些時候,樂評人劉文刀,樂評人祝詩山,樂評人齊不許,樂評人蕭規隨將會成為李想歌曲御用的點評人,李想也會在參加某些活動之際多提幾嘴,樂評人劉文刀,樂評人祝詩山,樂評人齊不許和樂評人蕭規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