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陰謀論甚囂塵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想啊,如果李想用三分鐘創作的這首《傷心太平洋》的歌曲,都能引領華語樂壇的流行風向,成為華語樂壇的經典歌曲,那李想到底該有多厲害啊!”
“樓上的你沒睡醒吧,拜託,李想只是用了三分鐘寫這首歌而已,你怎麼能確定李想想這首歌只用了三分鐘呢?從《誰是歌王》賽後小專訪這期節目錄播的時間來算,應該是上一期《誰是歌王》比賽結束,公佈下一期競演主題的時間節點!而從他得知了競演主題海到正式參加這一期《誰是歌王》賽後小專訪節目的錄播,甚至到三分鐘創作《傷心太平洋》這個環節,已經過去了三個多小時了!”
“李想只不過是在這一期《誰是歌王》賽後小專訪節目的最後一個環節,用三分鐘寫了《傷心太平洋》這首歌曲,而前面卻有三個小時來進行思考,你們憑什麼說李想只用了三分鐘寫的《傷心太平洋》這首歌曲呢?”
好傢伙!
本來大傢伙高高興興的,沒想到又跳出來了這種輿論。
就好像他們非要證明李想用的是三個小時,而不是三分鐘一樣。
有一說一,三個小時和三分鐘有那麼重要嗎?
即便李想是用三個小時寫的《傷心太平洋》這首歌,如果到後續在《誰是歌王》比賽舞臺上演唱,反響很好的話,也一樣很讓人震驚啊!
在詞曲創作領域,如果說有一個人只用了三個多小時,就能寫出一首引領華語樂壇潮流風向的歌曲,那大家也不會嘲諷他吧?
為什麼在李想身上卻依舊會有這麼多人摳細節?
其實很簡單,因為他們在拉踩李想,他們在從李想身上找存在感!
所以這種輿論論會一直伴隨著李想,不會減少!
人的嫉妒心只要一直在,就一定會有這些人發表這種言論。
可說實在的,這種言論在平常還好,在李想當著《誰是歌王》賽後小專訪的節目的面當眾蘇杉杉表白的這個時間節點,此時此刻正是李想粉絲最為活躍的階段。
現在就有這種黑粉跳出來,還是這樣的事情,李想的鐵桿粉絲又怎麼會樂意呢?
他們當即擼起袖子開始反擊!
“拜託,樓上的你心裡怎麼想的,我還不明白,你心裡黑暗就黑暗好不好,就見不得世間有光明嘛,李想有必要這樣做嗎?我就問你一句三分鐘寫的和三個小時寫的有什麼區別嗎?還不都是李想寫的歌曲嗎?搞得好像乍一聽即便三個小時創作出來的就不是李想原創的一樣!”
“你腦子沒問題吧,呵呵,我是那個意思嗎?拜託你們搞清楚一件事情,我從始至終都沒有否認過《傷心太平洋》和《漂洋過海來看你》這兩首歌曲是由李想原創的,我否認的只有一點,就是《傷心太平洋》這首歌曲真的是他三分鐘寫的嗎?”
“說實話,娛樂圈就是一個大染缸,這裡面的情況誰還不知道呢?他們說什麼就信什麼,你們可真天真哇!”
“樓上的就你是人間清醒好不好?我的天,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多牛呢!我就問你一句,這一期《誰是歌王》賽後小專訪節目開始錄製的時候,距離李想得知下一期《誰是歌王》比賽的競演主題海也不過才三個小時,我就算他不是用三分鐘寫出來的,而是用三個小時出來的這首《傷心太平洋》,但可別忘了李想在這期《誰是歌王》賽後小專訪節目當中,還提前為天后華青衣寫了一首《漂洋過海來看你》!”
“我們可以《傷心太平洋》這首歌曲,不是李想用三分鐘寫的,因為沒關係,我就問你在三個小時中寫出《傷心太平洋》和《漂洋過海來看你》這兩首歌曲,而且是兩首能夠在《誰是歌王》比賽舞臺上演唱的歌曲,這種程度,只要是詞曲創作領域的從業者,都知道是有多麼牛逼,我就問,李想都做到這一程度了,難道還不能博得你的一句厲害和讚歎嗎?”
“之前網上那麼多和李想有過合作的男明星女明星站出來。用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李想寫歌的速度快,你們不相信,因為你們覺得違背了常識!好!那李想現在當著全國觀眾的面,用一盞茶的時間寫出了一首《傷心太平洋》,你們還覺得過分,那我們退一步,難道三個小時寫出《傷心太平洋》和《漂洋過海來看你》這兩首經典作品,這個速度就不快嗎?我不知道你們在糾結什麼,在否定什麼,但是在我心裡李想永遠是最棒的!”
李想的鐵桿粉絲這番言論一出,獲得了眾多網友的支援。
其實在他們眼裡李想寫歌曲速度快,從來只是一個事實,是一個不需要任何人爭辯的事實。
更何況就像這位網友說的一樣,三分鐘和三個小時重要嗎?
即便他們否認了三分鐘這個說法,就沿用這位網友說的三個小時的說法,可是三個小時寫《漂洋過海來看你》和《傷心太平洋》兩首原創作品,而且還是李想為自己和天后華青衣量身打造兩首原創作品,並且這兩首原創作品在量身打造的基礎上,還要用命題作文的方式進行創作,這麼高的難度加在一起,三個小時創作《傷心太平洋》和《漂洋過海來看你》兩首歌曲就不厲害了嗎?
誰知道那些小黑子,眼看招架無力,又丟擲了一個極具笑料的點。
“你們太天真了,誰說李想就非要在上一期《誰是歌王》比賽結尾才知道這一期《誰是歌王》比賽競演主題海的?李想這麼大的咖位,他就不能提前得知這一期《誰是歌王》的競演主題嗎?更別提這一期《誰是歌王》賽後小專訪有這個環節,李想肯定早就和總導演洪流互相通氣,提前商量好了!”
“說實在的,我是不知道這個《誰是歌王》賽後小專訪究竟是什麼時候有的提案,但李想的創作時間我是不相信只有三個小時的,如果李想提前一個星期之前就已經得到了這一期《誰是歌王》的競演主題呢?不要把娛樂圈想的太過美好,你們太天真了,那些明星有什麼值得你們炫耀追隨的,不知道的還以為那些明星是你們的親爹親媽呢!”
“三分鐘,三個小時,呵呵,我就一句呵呵,我始終相信,即便是三分鐘還是三個小時,都是遠超你們這些小黑子的!”
“我承認李想的才華很好,寫的歌曲也很經典,可是為什麼非要立一個寫歌很快的人設呢?我的質疑難道是空穴來風嗎?難不成你們真的會認為總導演洪流在熱度和流量面前,會保守自己的底線選擇保留競演主題,而不是在節目熱度和流量面前選擇提前告訴李想競演主題嗎?不會吧,不會吧!”
說實在的,陰謀論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有市場的,更別提大家對於現在的娛樂圈的現狀,有一個自己的認知,所以在這位網友提出這個觀點之後,彷彿就像吹響了黑子的反擊的號角,真有不少人揪著這個點來大做文章,即便這一期《誰是歌王》賽後小專訪播出結束,可是輿論的漩渦也才剛剛開始。
兩方粉絲在網上互相激戰不休,針對的就一個點。
可是懷疑的人卻很多,從李想到《誰是歌王》節目組,再到總導演洪流,彷彿每一個人都值得懷疑,彷彿在他們的認知裡面,李想絕對不可能在一盞茶的時間內寫出一首《傷心太平洋》。
他們不管事實情況究竟如何,就已經開始大肆的做文章來抹黑李想。
這其中要說沒有李想的對家在那裡興風作浪,誰也不相信。